阜阳

首页>地方频道>阜阳

阜阳:从人力资源大市迈向人力资本强市

  这个夏天,阜阳技师学院汽车系的6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还未毕业、已先上岗。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的培养方式,让理论知识和一技之长同时傍身的他们,成了不少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校门“直通”厂门的毕业季,氤氲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果香”。

  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民生。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阜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聚焦擦亮地方性底色、走稳应用型之路、推进开放式办学,高质量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多技能人才走出校门,为产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撑;数以万计的群众靠着一手“绝活”,在增收致富路上阔步向前;更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好项目,看中这座城市的人力资本优势,争相布局落子。

  千万人口的阜阳,正从人力资源大市迈向人力资本强市。

  办好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职业教育

  技能人才涌现、产业支撑更坚实

  23岁已是汽车龙头企业技术骨干,江淮汽车阜阳分公司车间调度雷威龙,如今也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7年前,雷威龙从临泉县关庙镇老家来到阜阳技师学院,学习汽车维修。第二年,江淮汽车阜阳中重卡生产基地投产,阜阳技师学院正式和这家安徽中重卡龙头企业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学校在厂区设立两个教学点,企业也不断派熟练技工到学校任教,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雷威龙是首批进入江淮汽车阜阳分公司的学生,到2019年毕业时,已成长为熟练技术工人,并同公司签订了合同。两年后,又被提拔为车间调度。

  “工资不错,还有‘五险一金’、购房补贴。”说起这份工作,雷威龙十分满意:“房子买好了,对象正在谈,日子越来越好!”

  近年来,阜阳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目前,全市各类职业教育学校达30余所,每个县市都建有符合标准的职教中心,在校生共计近20万人,开设专业涉及13大类101个,建设省级以上实训基地41个,每年有近5万名毕业生。

  遍地开花的职教学校,让越来越多的职校生,找到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特别是根据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开设专业、创新培养方式,为这座城市的产业兴起,提供着越来越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瞄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阜阳职业技术学校与对应专业的企业共同建立机电、汽修等实训基地,还专门开设了“美的班”“海尔班”“昊源班”。

  在阜阳技师学院,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阜阳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工人,招来什么企业、有什么产业链,学校就设置什么课程、培训什么技工。”学校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学校探索出了“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四像”办学模式。以专业设置为例,聚焦阜阳重点打造和招引的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医药等产业,学校重点建设了汽车工程、机电工程、商贸信息、医药健康等优势学科专业群,以及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15个“高精尖”专业。

  “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持续输出着高素质技能人才,也有力促进着产业聚集。”阜阳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外出招商时,很多企业不仅看重地方有什么优惠政策,同时也关心当地能否提供足够的技能人才。“可以说,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一张新名片。”

  阜阳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阜阳将以贯彻落实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技能安徽”行动为契机,继续走稳走好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职教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助力阜阳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追赶跨越。

  打响“小吃、家政、技工”阜阳品牌

  一技之长拓宽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职业教育,源源不断输送着技能人才。技能培训,让更多普通群众以一技之长,敲开增收致富之门。

  经过反复摔打、牵拉,一根根润滑而不失嚼劲的宽面成型,煮熟出锅后,浇入红油辣椒、牛羊肉调制而成的“灵魂”汤料,一碗碗色香味俱佳的太和板面,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小吃店,乃至全国各地的美食餐饮店。

  “太和板面的市场版图大,掌握这个手艺走哪儿都不怕。”太和人邹俊远,是阜阳小吃技能培训中心第一期学员,技能到手后,又在阜阳名小吃店内做起了实训。

  邹俊远可能并不清楚,阜阳初建的小吃技能培训中心,目前已形成“技能+管理+创业”培训模式,超过200名学员受益。

  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增收致富路在脚下铺就。

  “长三角金牌家政员”任翠芬,以前做过洗碗工、传菜员,摆过夜摊、干过泥瓦工,一年到头也过不上多少安稳日子。通过家政服务培训这块“敲门砖”,她实现了从临时工、到金牌月嫂、再到做老板的“连跳式”转变。

  如今,任翠芬带着近20人的培训团队,已累计帮助近2000名下岗职工、待业姐妹等,找到了新工作、有了稳定收入来源。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去年以来,阜阳积极打造“阜阳小吃”“颍淮家政”“阜阳技工”职业培训品牌,帮助本地劳动者或返乡就业人员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个品牌”越打越响,正在稳就业、促创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以“阜阳小吃”为例,截至去年底,全市小餐饮店超过1.6万家,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从“太和板面”到“田三卷馍”,从“喜九包子”到“胡同口馄饨”,一份份热腾腾的特色小吃,点亮着越来越多家庭的增收致富之梦。

  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贯通技能人才成长上升通道……奔向人力资本强市目标,千万人口的阜阳渐行渐近。

  “目前,全市技能人才达43.67万人。但是跟阜阳追赶跨越的实际需要相比,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阜阳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社会化培训,聚力打造培育规模宏大、数量充足、技艺精湛、富于创新的技能人才队伍,加快推动阜阳从人力资源大市迈向人力资本强市。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9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