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南京在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中位居第三,列全国省会城市之首。今年怎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记者2月28日从市建委获悉,南京市2025年村镇建设计划发布,我市将聚焦小城镇建设、传统村落建设保护、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上,今年将完成41个项目。我市将小城镇建设整治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一环,重点支持道路建设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环境整治提升等工程项目,提升镇区范围内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
根据不同小城镇资源禀赋,设计门户景观、公共空间、滨水区域等重要节点,将小城镇打造成为城市居民的打卡地、郊区居民的宜居地。此外,将通过提升小城镇功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其与主城、副城配套衔接,以城带乡、城乡共荣,探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南京将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学习“千万工程”的特色路径,推动传统村落建设保护、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从“点上创建”向“面上示范”转变。今年将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深入培育溧水区红色李巷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推动实施溧水区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保护建设。以示范带动全市层面打造一批“留得住原居民、留得住原生态、留得住原文化”的传统村落。
今年我市还将完成年度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任务462户,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316户。将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1980年及以前建的农房改善,支持鼓励1980年以后建的老旧农房改善,安排补助资金激励引导农户自主改善,助力农房改善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互促互进。
今年初,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多部门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格局。市建委将发挥村镇建设牵头作用,结合“万师下乡,万村和美”专项行动,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农房改善和乡村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乡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