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铜陵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做“活”农村文化,育“实”乡风文明,精心打造图文并茂、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墙”,既清除了过时的标语口号和乱涂乱画,美化了村容村貌,又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先进文化,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目前,“文化墙”建设已在铜陵市全面推开,覆盖60%以上的行政村,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成为广大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扭住三个阶段,分步有序推进。一是启动阶段,转观念变废为宝。铜陵市部分乡镇在农村环境大整治中,着眼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对一些村庄破损的墙体,因地制宜地改拆为建、修破为新,清洁粉刷后绘制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书画作品,把农村的“断壁残垣”建成“文化墙”,既美化了环境又传播了文明,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试点阶段,建典型示范带动。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推进方法,在铜陵县的部分乡镇先行先试,有针对性地选择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群众参与热情高的村庄打造样板点,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带动周边村庄积极推进“文化墙”建设。同时,在试点乡镇加快构建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文广、农综、民政等相关站所协调配合,行政村具体实施管理的“文化墙”建设工作格局,做到建设一块、巩固一块。三是推广阶段,强举措迅速铺开。总结试点经验,铜陵县于2011年初出台《开展农村“文化墙”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该县已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在30多个自然村创作墙体书画近千幅,覆盖近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在此基础上,铜陵市加大领导和推动力度,及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专门召开农村“文化墙”建设工作会议,市宣传、文化、住房城建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文化墙”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农村全面推广。
注重三个紧贴,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在主题上紧贴时代要求,力促和谐。把“文化墙”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阵地,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化、大众化,用形象的图画、通俗的语言、身边的事例生动诠释价值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发挥传播先进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促进乡村和谐的独特作用,有力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协调推进。二是内容上紧贴农村实际,力求丰富。从推动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在拓展“文化墙”的内容上做文章,既有格言警句、文明礼仪、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民风民俗、婚育新风、科普知识、环保知识、卫生常识、交通安全,还有身边孝敬父母、邻里和谐的生动事例等,并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阶段性更新创作,把“文化墙”建成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明白墙”、“文明礼仪墙”、“科技指导墙”、“和谐平安墙”、“绿色环保墙”、“美德教育墙”。一些展现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墙”,常常吸引中小学师生前来参观,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文化墙”迅速将十八大精神作为主体内容进行宣传,成了群众身边离不开的“辅导员”、走不掉的“宣讲团”。三是在形式上紧贴农民喜好,力图多样。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喜爱方式和接受程度,在创作形式上注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广泛采取国画、漫画、卡通画、书法、谚语、歌谣、顺口溜等多种艺术形式,力求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让农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当地老百姓普遍认为“好看好懂,教人长学问”,一些识字不多的老人也能看懂图画中的道理。不少村庄的“文化墙”,成了村民劳作之余休闲娱乐的聚集地,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突出三个主体,彰显生机活力。一是突出农民主体,立足本土吸引群众参与。始终坚持立足本土创作、彰显本土文化,在组织专业人员搞好“文化墙”建设的同时,更多地发动当地热心宣传、有书画功底的村民、乡镇文化站职工和中小学校师生等参与创作,使得“文化墙”更具当地特色、更加接近生活。尤其是一些村民自编自绘的“文化墙”,更是受到当地群众的关注和喜爱。在此基础上,市、县(区)文化部门定期深入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帮扶,培训壮大创作队伍,不断提高“文化墙”绘制水平。二是突出村庄主体,因地制宜展现地方风貌。各村庄均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风俗习惯、村民素质和关注点等方面的不同,创造性地建设“文化墙”,力求做到“一村一典型,一村一特色”,充分展示当地的地方风情和村民精神风貌。比如,上山缪、垄上闻等山区自然村对农户院墙统一刷白后,绘制了展现优美风景的田园山水画,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金塔村打造“二十四孝文化墙”,促进了长幼、婆媳之间关系的融洽;钱湾村打造“红色文化墙”,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特别是在墙体选择上,各村充分利用村庄道路两旁的农户院墙以及乡村文化长廊、文体活动广场等现有资源,不贪大求洋、盲目新建,不搞铺张浪费,取得“低投入、高收益”的良好效果。三是突出文化主体,注重结合促进农村发展。把“文化墙”建设与当地的村庄整治、危房改造和清洁家园等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相结合,与推动当地发展相融合,使之既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又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水龙村、金凤村、牡东村等村庄,把“文化墙”建设与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相结合,“文化墙”依地势而设,与自然环境、特色民居相得益彰,吸引众多本市和外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家乐旅游,倍受群众青睐。
完善三个机制,实现常态长效。一是完善协力推进机制。把“文化墙”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抓手来推进,作为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丰沃园地来经营。市里构建了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市文明办牵头,市住房城建和文化、文联等部门分头负责,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广泛开展村企结对、部门联村等活动,探索各种共建新模式,大力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及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支持和参与“文化墙”建设。二是完善管理养护机制。建立由相关部门和乡村、群众共同参与的“文化墙”长效管理机制,在素材内容和绘制标准把关、规划选点和管理维护等方面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规范化管理。组织志愿者经常开展巡查,不定期进行砌垒修补、立面粉刷、违章拆除、表面镶贴、内容更新等,使之始终保持较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三是完善投入奖扶机制。整合有关涉农项目和资金,设立“文化墙”建设专项经费,确保建设有投入、投入有落实。部署各县(区)开展观摩、评比、表彰等活动,对先进乡镇、村实行以奖代补,对已有一定基础的文化墙逐个策划创意、进行重点培育,使亮点更亮、品位更高。(通讯员宛轩研 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