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干净得像是清泉一样,充满了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让著名当代艺术家杨重光如此评价的画作,竟是出自一位听力障碍的青年画家之手。
青年画家朱鹏伟。
3月中旬,朱鹏伟艺术个展在上海霍俪艺术空间中正在展览,年仅29岁的青年画家朱鹏伟,以其纯净的色彩和充满生命力的表达,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而在这些画作的背后,是他充满坎坷的艺术之路。究竟他是如何在逆境中创作出如此灿烂的作品?
听力受损
用热爱治愈生活
初见朱鹏伟,他用简短的词汇和一些肢体语言形容自己:“说话,一点点。耳朵,听不清。”
据他的父母介绍,朱鹏伟在儿时因为一场药物事故导致听力受损,从此,他的世界宁静了下来。
这场意外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十分幸运的是,在他小时候就对绘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或许是因为“静”,让他对色彩和画面格外敏感。从此,绘画便成为了他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朱鹏伟对绘画的热爱近乎痴迷,时常画到废寝忘食。朱鹏伟的妈妈刘彩玲介绍,有一次朱鹏伟手受伤了,他十分焦急地问妈妈,自己的手能不能好。妈妈说:“当时他就说,如果他的手好不了,他就不活了。”
朱鹏伟的爸爸朱万强也分享了一段经历。有一年除夕,朱鹏伟过年还在画画,爸爸为了让他出门转转,说话间踢到了他的画。朱鹏伟顿时十分生气,一连数日没有理睬他爸爸,并表示:“如果你不给我的画道歉,我就不原谅你。”
在父母的眼里,画画是朱鹏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对自己的画作珍视至极,每一幅画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情感。
记录生活
拿画笔描绘世界
在朱鹏伟的家中,大大小小的画作堆满了整个屋子。朱鹏伟说:“只要有灵感,他就会画。”他的画作以油画为主,风景、老洋房、人物是他最常描绘的题材。
朱鹏伟家中的画作。
大约在十年前,朱鹏伟随父亲的工作变动,来到了合肥生活,这也为他后来的艺术发展之路埋下了伏笔。
这座城市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他的画笔在默默地记录着在这里生活的点滴美好。
朱鹏伟介绍在骆岗公园画的小白菊。
在骆岗公园里,他捕捉到小白菊的迎风绽放,画了下来;在四季花海公园里,他将鸢尾花的婀娜绘于画布之上;就连邻居家的小院,他也会用画笔见证门口的树木从盛夏的茂盛到秋日的金黄,将日常的美好瞬间一一定格。
朱鹏伟坦言:“我画画的时候没有烦恼,都忘掉了。”绘画于他而言,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忘却生活琐碎、沉浸自我世界的方式。
拜师名家
以真诚打动人心
起初,朱鹏伟的创作还是一些自我记录,在艺术风格上的突破直到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著名当代艺术家、前中国科大现代艺术中心主任杨重光。
朱鹏伟与老师杨重光。
朱鹏伟的家和杨重光的工作室只有一条马路之隔。在他们相识之前,朱鹏伟曾多次路过那间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直到2022年3月,朱鹏伟在妈妈刘彩玲的陪伴下,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杨重光后来回忆道:“当时我正在创作,突然有人进来打扰,我觉得非常冒昧。但是直到看到他们,我的想法就改变了。”
在察觉到朱鹏伟的听力障碍之后,刘彩玲向杨重光介绍了儿子的情况,并且表达了朱鹏伟的热爱之情和求学之心。他的纯真与执着打动了杨重光,于是,让他隔天带几幅画作来看一下。
“我以为他的经历会让他的画作是暗调的、阴郁的,但是他的画完全给了我视觉上的颠覆,是那么的明媚阳光。”杨重光至今记得他看到作品时的反应。
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朱鹏伟顺利拜师杨重光。虽然二人在画作风格上迥异,但是杨重光愿意将自己的艺术心得分享给他。“他的绘画技巧和作品风格都已经十分成熟,我只能在艺术理解上,给他一些灵感和思路。”杨重光说。
连办画展
想借画作自力更生
近年来,在杨重光的大力引荐下,朱鹏伟陆续办过三场画展。其中包括在2022年,在庐州意库所举办的“春之歌”青年艺术家朱鹏伟画展;2023年,在OUR当代艺术空间所举办的“哈利不会说话·哈利画画”画展;以及2025年,在上海霍俪艺术空间举办的朱鹏伟艺术个展。
虽然朱鹏伟已经举办了多次画展,但是他的画作并没有市场流通,这也使得他目前并没有通过艺术创作来实现自力更生,这也成为了他父母最大的担忧。
朱鹏伟画的邻居家的房子。
他的父亲朱万强坦言:“我们年龄慢慢已经大了,我们也会担心鹏伟的未来,我们希望给他留一个吃饭的营生,能独立生活,走向社会。”朱鹏伟也表示,渴望通过作品在艺术市场上获得认可,实现自我价值。
为了更好帮助朱鹏伟画作走向社会,如果您身边有适合办画展的场地,或者您有相关购画需求,可以联系合新闻客户端,或者直接联系朱鹏伟的父亲朱万强(联系方式:18505690715)。
记者手记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心存阳光,保持灿烂。在朱鹏伟的作品中,有一幅名为《酷男孩》的画让我印象深刻,三个男生并肩同行走在街头,意气风发,充满青春活力。当我问朱鹏伟这幅画里的三个人是谁,他笑着说:“都是我。”
听不见清晰的声音,说不出完整的话语,朱鹏伟在无声的世界里,通过粗壮的线条、饱和的色彩,勾勒出了一个斑斓的世界。
每一幅画作,似乎都是他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在这些画作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也看到了年轻的生命在面对困境时所释放的无限可能与强大力量。
合报合爱同行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夏伟/文 李康佳/摄 实习生 张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