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又到了一年蟹苗投放时。连日来,澄靖园区老蔡家庭农场的蔡惠忠、翟壮娣夫妻抢抓晴好天气投放蟹苗,让小螃蟹们“喜迁”新居。
蟹苗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蟹的品质。每年5月中旬,蔡惠忠就会买蟹进行培育。“自己培育更放心,蟹苗塘内的水质和我们蟹塘内的水质是一样的,不用担心蟹苗适应问题,也避免了蟹苗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氧情况。”2月19日,蔡惠忠从育苗塘中捕捞蟹苗,成桶倒入筛选盆中,硬币大小的蟹苗便瞬间四散开来。蔡惠忠介绍,这些蟹苗将按照规格进行分拣,检验合格的蟹苗才能进入蟹塘开始下一段“成蟹之旅”。“我们要将早熟的‘老头蟹’以及大小脚、规格太小的蟹苗都挑出来,这样才能确保蟹塘里的螃蟹蜕壳基本同步,符合精品蟹的养殖标准。”蔡惠忠说。
蔡惠忠从事螃蟹养殖20余年,养殖面积目前已扩展至百亩。 凭借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蔡惠忠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育苗和养蟹秘籍,保障了螃蟹的优良品质。去年,农场里出产的螃蟹平均体重超4两,最大的近9两。“茂盛的水草、藻类能为蟹提供栖息环境和部分食物,还能有效调节水质,让整个蟹塘形成生态循环。”蔡惠忠说,每年都会投入很大精力在水草的种植和维护上,并通过控制养殖密度来确保螃蟹享有最佳生长环境和空间。
图为蟹苗投放现场。盛义摄
“今年蟹苗发育得很不错,每亩塘约投放蟹苗1000只。目前,投放进度过半,其余将在月底前全部完成,希望今年也能有一个好收成。”蔡惠忠介绍,蟹苗投放完成后就将进入到日常生产管理阶段,需要密切关注蟹苗入塘后的生长状况、天气变化、塘口水质的波动,确保在金秋时节为市场呈上优质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