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口述历史

濮家健口述历史——外公张简斋,父亲濮青宇,往昔如画

 

【人物简介】

APR_1805_Jc.jpg

  濮家健:濮青宇次子

  濮青宇,1910年出生,1967年去世。江苏南京市人,出身中医喉科世家。早年师从南京名医随翰英,后又随名医冯端生习业,又得岳父金陵医派领军人张简斋授业指导,谙悉经典,善于临床,擅长于内科、喉科。1932 年参加民国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国医考试,名列前茅。1933年悬壶南京,抗战开始时迁移重庆行医,1946年重返南京行医。

  1952年任南京市卫生局中医甄别委员会委员兼内科评卷组组长。1953 年任南京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初,被选为南京市联合诊所管理委员会筹备处主任委员。同年7月任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兼中医研究室主任,并担任江苏省卫生厅西医学习中医讲师团讲师。

  濮青宇重视时病及内科杂症的诊治,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用药颇具巧思妙想。犹能吸取现代医学知识,临诊识病,每能中西互参,晰疑辨惑,力主“西为中用”,中医知识丰富。

APR_1966_Jc.jpg

【口述内容】

濮青宇.png

濮青宇

  我叫濮家健,濮青宇的二儿子,张简斋的外孙。我外祖父去世的时候我还很小,对他的情况了解不是很多。但是我听家人讲外公的故事,他看病有一个特点,白天睡觉,晚上才看病,一般在下午5点多钟才起床,起床以后漱漱嘴,吃点东西。一般是4个小菜,很简单。吃完饭以后他就上门诊。

  当时看门诊的人非常多。外公一般看到晚上12点钟以后就结束门诊,这时候他就开始出诊,出诊的对象有穷人,也有富人,他都一样对待。哪怕出诊的对象是在小巷子里,他也要趟着泥水过去。外公喜欢坐人力黄包车出诊。一般到天亮大概早晨五六点钟,外公才能结束出诊。回来以后,外公会吸鸦片提神,然后再吃饭。对别人那是早餐,对外公却是晚餐。然后外公就休息,他的生活规律大体如此。

  外公看病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原来我在厂里面工作,我们厂门卫老师傅就跟我讲,他说我找你外公看过病的,当时他拉肚子,拉的很厉害,他找别人看,别人给他吃些止泻的药,很长时间看不好。他说找我外公看病,我外公说这个不是止泻的问题,而是给他开了两副泻药,让他继续拉。结果,病人吃过两幅泻药后就好了,还是比较很神奇的。

  我讲一个听来的故事。有一天来了一个病人,一早他就坐到我外公的候诊室候诊。当时我父亲的学生曹渭渔看到后就说找先生看病时间还早。但曹渭渔看到这个病人很重,他就下去看看。结果,他下去一看病人不在了。当时我们家还有门房,曹渭渔就问门房,门房也不知道。后来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突然看到这个病人坐在候诊室。曹渭渔就请我外公能够早点给这个病人看病,等我外公放下手头的病人去看时,这位病重的病人已经没有脉了,去世了。但左寻右找,找不到这位病人的家属,我外公就出钱厚葬了这位素味平生的病人。

  我父亲最早是在家自己上门诊,地点是在鞍辔坊5号。后来搬到白酒坊七号坐诊,每周还抽出几天到“童恒春”中药房坐诊。1956年,父亲参与了南京市中医院的创建,担任副院长。

APR_2229_Jc.jpg

濮家健在金陵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介绍张简斋一幅对联的故事

  我父亲59岁就去世了,当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平时,我父亲工作很忙,很少在家,再加上他的朋友、病人很多,我们跟父亲接触的也不是很多。他天天忙于工作,忙于接待。春节时,来家里拜访的客人,从初一到初四初五总有。我记得,大年初一,父亲的学生会来拜年,初二是文艺界人士来拜年,如江苏省戏剧界的高秀英、江苏省话剧团的田野都会到家来拜年。初三都是一些政界的人士来拜年,比如南京大学校长等。

  我父亲与左邻右里相处都非常好,从来没有架子。在南京市中医院工作时,父亲也非常谦虚,和蔼可亲。他早年跟随翰英学医,随翰英也是我外公的学生。另外父亲擅长西医,跟南京很有名的西医冯端生学过西医,所以父亲中医、西医都可行,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很有造诣,在推动南京西医学习中医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1967年1月份,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我父亲就因病去世。当时我刚刚20岁。

  在我心目中,父亲和蔼可亲,由于家庭条件各方面不错,父亲生活上不用费心,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他很关心。在南京市中医院,父亲负责行政这一块,威信高,从上到下的口碑也是很好的。

  父亲当时为什么没有极力主张我们去学中医?那时候不准老师带徒弟, 我姐姐就学了西医,后来也不错,我姐姐后来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生。我父亲生病的时候喂药、喂饭都是学生们干的。

南京市中医院90周年华诞。_Jc.jpg

南京市中医院90周年华诞

【历史现场】

  2024年7月10日,在南京市中医院南京金陵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濮家健与父亲濮青宇的学生王湘相见于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采集现场。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原本就很熟悉,只是很久未见。

濮家健(左)与王湘(右)在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采集现场。_Jc.jpg

濮家健(左)与父亲濮青宇弟子王湘在南京市中医院

濮家健(左)与父亲濮青宇弟子王湘在南京市中医院。_Jc.jpg

濮家健(左)与王湘(右)在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采集现场

  访谈中,王湘说,濮青宇老师就像自己的老父亲。而在濮家健叙述中,王湘就是家里的姊妹。

  访谈结束之际,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走在南京市中医院的中心花园。在他们步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庆祝南京市中医院建院九十周年的大红灯笼正高高挂起。

 

  【采集时间】2024年7月10日下午

  【采集地点】南京金陵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

  【采集整理】南京市中医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