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阳光下,市民周先生与朋友坐在樱花树下品茶闲聊。11片区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绿荫,带给游人特别的清凉。在近日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中,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这是继小西湖之后,南京又一个城市更新项目走向全国。
3月25日午后,身着各色时装的年轻人来到颐和路街区,在不同的建筑前拍照打卡。11片区内,各类名品店吸引着往来游人的目光。点一杯咖啡,在花下小憩,又是别有味道。
南京安居集团颐和历保公司运营人员向记者介绍,曾经的11片区虽然紧邻宁海路,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更新过程中,团队提出了“留改拆加”的思路,保留文物建筑,改造破败门房,拆除私搭乱建。通过多元举措,破解了原先独立院落相对封闭“有街无路”的困境,也填补了历史街区消防审验的空白,审批经验做法被写入《江苏省消防条例》。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首批公布的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13个片区共计285处院落。颐和路12片区已于2013年竣工并投入运营,201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11片区作为颐和路街区的首发示范区,共有文保建筑、历史风貌建筑7幢。街区开街后先后引入国际顶级婚纱品牌Vera Wang江苏首店、星巴克非遗概念店南京首店等,首店比例达到83%。片区自2021年底正式开街后,策划各类活动50余场,总客流逾百万人次,不断探索历史底蕴与体验式消费深度融合。
从11片区转入江苏路,就来到了颐和路数字展示馆。走进一楼,一幅巨大的时钟画面,让不少年轻人驻足。据介绍,作为颐和路13-1片区唯一的工业遗存,数字展示馆的前身为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更新中,通过原址、原状、原土保护策略,使地下遗址与地面文化互相呼应。在三楼艺术空间,市民除了可欣赏画展,还能坐下来体验一次油画创作。“在街区里走一走,感受历史、体验当下,非常有意义。”市民陈女士说。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南京3年时间遴选了4批次48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先后有4项经验被住建部列入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小西湖项目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今年,我市计划实施四大类62个更新项目,以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