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要闻

“走进乡村·看见更好的宿迁”系列报道丨“青”力而为,绘就甜蜜梨园画卷

编者按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宿迁的广阔乡村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即日起推出“走进乡村·看见更好的宿迁”系列报道,深入宿迁的多个乡村,与扎根在乡村土地上的返乡兴村新村干面对面交流,探寻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将如何带动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宿迁网讯 2月16日上午,宿豫区顺河街道梨园湾社区的几位居民来到社区梨园,忙着给梨树追肥。梨园里,肖雁鹏边查看梨树长势边说:“这片梨园可不一般,它是‘众筹梨园’,是由市民出资认养梨树,由社区安排专人管理的。”这种新型种植方式,正是肖雁鹏的创意。

今年36岁的肖雁鹏是宿豫区顺河街道梨园湾社区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和许多返乡青年一样,乡愁始终牵动着我,让我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回想当年返乡的决定,肖雁鹏依然有些感慨。

2018年7月,肖雁鹏回到家乡后,一刻也没闲着。他充分发挥创业致富带头人作用,成立了宿豫区华峰包装材料经营部,销售打包带。同时,他还在社区附近打造了“多肉基地”,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多肉植物”。

在宿豫区华峰包装材料经营部,记者看到,粗细不一的打包带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几名工人忙着打包,偌大的厂房里一片忙碌景象。肖雁鹏指着摆在快递发货区内的快递包裹说:“先包装好,然后再运输,这些货物将发往全国各地。”他介绍,这种PET塑钢打包带是一种新型的捆扎环保包装材料,在诸多领域应用广泛。2020年前,肖雁鹏还注册了淘宝店铺账号,将经营模式由线下扩到线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蛇年春节假期,肖雁鹏只休息了三四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为居民提供各项便民服务。“这时候,很多在外务工的人都返乡了,需要办理的业务特别多,耽误不得。”扎根社区多年,他早已习惯这种忙碌的工作节奏。

当谈及梨园湾社区新一年的发展规划时,肖雁鹏又提到了梨。他说:“梨,可是梨园湾社区最具特色的一张名片。2025年,社区计划进一步开展梨的深加工项目,目前已经和安徽省一家梨深加工企业进行了对接。”

记者了解到,自20世纪50年代起,梨园湾就开始规模化种植梨树。起初,主要种植早酥梨,后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引进“苏翠1号”“秋月”等新品种。如今,该社区的梨树种植面积达5000亩,百年梨树有2000多棵,每棵梨树年产精品梨果100公斤以上。

如何用“一棵梨树”创造出更多价值?这是肖雁鹏也是梨园湾社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两年,由于部分果农拆迁,梨树管理起来费时费力。考虑到这一情况,肖雁鹏大胆提出了“众筹梨树”的想法,实现认领人和梨农的互惠共赢。

围绕“果”经济、“花”潜力,梨园湾社区已连续多年举办了梨花文化节、采摘美食节等活动,致力于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产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春天,万顷梨树飘香;秋天,金果累累醉人。越来越多的市民及外地游客来到梨园湾,并深深爱上了这里。梨园湾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点’等称号。”肖雁鹏满是自豪地说。

梨园湾社区居民王友缘一家靠种植梨树生活。谈起生活的变化,他感慨万分:“过去,我们搞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种植,现在有了社区的帮扶,大家开始规模化种植梨树,各个流程更加科学,收入也更加可观,日子越过越好!”

“新的一年,产业要兴旺发达,人民要幸福安康。我们会‘青’力而为,将家乡建设得更好!”肖雁鹏坚定地说。(记者 周妮)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