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春第一会’,总结了过去一年滁州‘双招双引’工作的亮眼成绩,也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军表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综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干字当头、勇于创先争优,全力夺取“开门红”“季季红”“全年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增添动能、贡献力量。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徐军告诉记者,市发展改革委将高质量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高质效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密切跟踪国家、省政策动态,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准备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总盘子”。同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盯“省内争先进位、长三角争创一流”的目标,充分发挥好经济综合部门职能作用,推动年度各项任务落地落实。重点在4个方面发力:
以项目为王,夯实发展根基。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前期攻坚年行动和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加大项目专班调度力度,狠抓项目谋划储备和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沪宁合高铁、宁淮铁路、合新高铁、淮扬高速、合滁高速第二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明锐显示芯片、惠科电子纸、晶隆半导体、宏禧微型显示器件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超400个、300个。
以创新为核,激活发展动能。坚持“双招双引”主引擎不动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大“8+3”重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积极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力争全年新增战新企业50家以上、高技术企业15家以上,半导体产业、新型化工产业、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全年营收分别超6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
以平台为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中新苏滁高新区扩区发展,积极打造省际合作典范。支持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尽快获批省级开发区。提速3个结对合作帮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引育,完善实体化运营模式,打造省际结对合作示范园区;谋划共建环高邮湖绿色一体化融合发展区。
以服务为本,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面,持续擦亮“亭满意”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涉企资金申报和兑付流程,确保快拨早拨、能拨尽拨,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让企业敢投、人才愿留。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清单化,充分发挥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两个专班作用,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徐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