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地方招商引资决策和评价机制,尤其要重视项目事前评估和综合效益评价。当前,镇江正在推进的“前评估-后评价”工作,与这一要求高度契合。
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介绍,自2022年开始,镇江在全省率先将“前评估-后评价”引入项目招引建设中,直击新招引项目质量不高、在建项目支撑不足、建成项目投产达效不快等问题。“近两年跟踪服务和效益评价反映,通过评估筛除了一批低产出、高耗能项目,市级评估筛选出的‘优秀’和‘良好’的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情况较好,落地项目质量更有保障。”
“一前一后”制度 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前评估-后评价”制度创新,正是从问题而来。
近年来,为强化项目推进,镇江发改部门成立了“24干将”综合服务团队,分组挂钩联系各市(区),构建了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模式。谈沁磊坦言,“在推进服务中,我们发现一些板块存在新招引项目质量不高、在建项目支撑不足、建成项目投产达效不快等问题,开展项目落地前评估筛选、建设中跟踪服务、达效后效益评价,显得尤为紧迫且必要,也有助于进一步健全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产业项目准入评估,即“前评估”,是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先进性、经济性等进行客观公正评估,将有关预期目标落实到项目投资协议的活动,主要目的是筛选掉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
产业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即“后评价”,是项目竣工投产后,适时对其协议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等梳理分析和研判,反向促进前评估体系更加完善的过程;同时,帮助投产企业产销对接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对推进中出现问题的项目重新明确投资达产要求,签订补充协议。
通过“一前一后”,关口前移、服务链拉长,提升项目招引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3年,镇江前评估获评良好及以上项目占比较2022年增长30.6%,其中“四群八链”项目占比较2022年增加17.1个百分点。新招引项目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契合,产业层次有所提高,项目质量明显提升。
“前评估”坚守准入标准 提高项目落地质量
项目招引是产业强市赛道上的重要一棒,项目评估源头把关对于高质量跑好这一棒至关重要。
2022年初,镇江启动重大产业项目评估工作,主要针对有新增用地的新建、改扩建项目,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审慎引进”4个档次,进行精准画像,为土地等要素保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仅2022年当年就组织召开14场综合评估会,累计评估77个产业项目。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年产15万套DHT总成及零部件项目/年产10万台DHT项目、容泰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集成电路封装项目等优秀项目,如今都已成为推进产业强市的强劲动能。
但起初的评估标准主要面向制造业项目,评估规则较为粗略。在此基础上,2023年3月“前评估”制度的升级版出炉,重点围绕当期投资5亿元(或5000万美元)及以上或申请土地一次性出让50年的制造业项目开展,对包括精准评估范围、明确经济指标基准线、细化能效水平参考值、增设加减分项等10个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加大了对项目投资方实力、资金来源及构成、产业政策契合度及项目团队等方面的关注,进一步提高了评估效率,增强了科学准确性。
“前评估”源头把关,有效筛除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实施项目前评估工作以来,镇江重大项目办共组织综合评估会36场、评估产业项目155个,其中,审慎引进项目6个、暂缓引进项目1个。“在对制造业项目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工业地产项目因建成后需要二次招商,不适用于现有的评估机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镇江市工业园区地产规范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促进工业地产类项目评估更加科学精准。”
梳理2024年镇江市重大项目清单可以发现,不仅项目数量有所增加,项目的整体质量也有大幅提升,与主导产业契合度提升,“四群八链”主导产业项目占制造业项目比重74%,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整体谋划深度有所提升,新建产业项目中完成产业评估的项目占比接近90%,评分为良好及以上等次的项目占比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在市级推动下,各市、区也已基本建立产业评估机制,市县两级评估工作联动推进。
“后评价”助力投产达效 提高项目准入规范
“前评估”从源头避免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项目落地,“后评价”则反映了落地项目质量。这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闭环。
今年,镇江印发重大产业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工作细则,主要针对2019年以来重大产业项目清单中,竣工投产满4年的项目开展后评价,目前以制造业项目为试点,根据项目规模开展市、区两级后评价工作。
“后评价体系主要包含项目推进、完成投资、产出效益和资源利用4个方面,同时兼顾企业争先创优、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为突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项目贡献度的总体导向,‘产出效益’这一指标的权重高达50%。”市发改委评估督查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县两级后评价工作同步推进,并形成了初步结果。
镇江将根据后评价结果,分类采取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对如期竣工投产的项目,帮助企业产销对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项目产出效益;对延迟竣工的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加快推进项目竣工投产;对终止或出现重大调整的项目,属地政府会同企业共同研判,重新签订投资协议,助力项目加速建设。
以微软(镇江)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为例,项目落户京口区后,投产后跟踪评价发现存在企业之间信息不畅、本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难题。对此,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召开微软和重点企业对接会,帮助企业之间建立互惠供求关系,也为这一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以商引商”更多关联企业落户镇江,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前一后”的探索实践,带来哪些启示?
谈沁磊分析,“前评价”充分考虑产业政策匹配度、投资方实力与规模、未来经济社会效益、资源环境利用等各方面,从过去简单计算“投资账”转为“以亩均论英雄”,可有效避免项目产出效益不强、资源利用不高、产业结构不匹配的情况,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成熟度和产业的集聚度。同时,产业评估结果和项目土地使用出让年限、出让价格、能耗指标等要素相挂钩,推动优质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促进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优化。
综合效益“后评价”通过提出评价意见和对策建议,并反馈到项目参与各方,作为优化资源要素和扶持政策的参考依据,分类开展精准跟踪服务,助力企业早日竣工、早日投产达效。“后评价”作为项目建设最后一环,也是项目生产经营的第一环,这一探索将促进形成良性项目决策和管理机制,进而实现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环环相扣、互相促进的有效循环。
“实事求是、压茬推进,真正建立起贯穿投资项目前评估、建设管理、综合效益后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谈沁磊说,这些举措以提高项目质量为前提,充分保障政府和企业双方利益,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持续提高投资质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项目支撑。(记者 朱婕 通讯员 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