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上海代表委员:抢抓新一轮生产力变革之机

  原标题: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热议上海挑战新赛道的底气和路径

  抢抓新一轮生产力变革之机

  建议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为“无人区”注入确定性,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席卷而来,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人们茶余饭后都在聊ChatGPT等大模型。这项新技术走进公众视野的时间不长,但已然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逻辑。

  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每个人都亲身感受到了前沿浪潮的冲击力。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们在热烈的探讨中达成了共识:只有把握新技术、新赛道,才能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

  产业链协同,避免“重复造轮子”

  技术新、赛道新,意味着产业链也要更新。不少代表委员提到,要将新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必须补齐产业链新增、欠缺环节。

  市人大代表、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珣谈到了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他认为,我国通过开辟汽车行业新赛道,目前正加速实现“弯道超车”,但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九三学社市委的一份集体提案也建议,要在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新技术领域加强产业功能建设。

  建设新赛道产业链,不仅要纵向发力,也要考虑横向融合。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段纯刚表示,布局发展新赛道要避免跟风式、投机性、重复性、孤立性的建设,实现产业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协同与演化,组合成产业生态圈,确保良性持久发展。

  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认为,新技术越来越呈现融合交叉的趋势,上海要全面推进创新产业合作,并积极拓展“朋友圈”,系统梳理重点发展产业的链上关键企业,从整体产业链评估这些核心节点企业的风险,进而制定多元化个体化政策。

  发展新技术,往往还需要建设配套的新型基础设施。市人大代表、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创新研究院公司总经理贺仁龙提出,“算力容量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他建议,上海测算和排摸未来五年面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跨境数据流动、数字人民币结算、金融结算等算力需求,结合海上风电规划,推进海底数据中心规模化建设。

  选定关联性强的新赛道优先发展,打造几个高集中度的产业群,可以更好形成合力。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产业就有很强的关联性。市科协的一份提案建议,坚持开放开源原则,由政府组织、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人工智能芯片公共软件平台,尽可能形成产业合力,避免“重复造轮子”;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协同,搭建好芯片与框架间的“桥梁”。

  高端服务业也能与新技术相互赋能。市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张守川表示,要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上做文章,深化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突破应用场景,让创新可持续可转向

  从实验室走出的新技术,最终还是要落到应用场景里。技术落地能为企业带来资金和流量,继而使研究得以可持续发展。还有些创新,应用后被证明有技术缺陷或不受市场欢迎,研究者也能及时变更方向。

  许多代表委员都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问题。本轮科技革命中,人工智能发展突飞猛进,同时也在各个领域承担了加速器的作用。市政协委员、东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方建安表示,中美两国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高地,但美国在应用方面具有全方位的优势。他与陈启军、贺樑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上海能多措并举鼓励相关企业加大投入,推动大模型技术应用和产业化;鼓励大模型创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

  市政协委员、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也呼吁,不要错过一次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机会,“我们要鼓励针对大模型技术的场景开放,大力推动大模型在医疗、金融、制造业、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

  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蒋碧艳提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也大有可为。她建议,支持人工智能教学和人工智能课程开发计划,实现课堂教学变革,加速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融合。

  “现在的新技术新赛道新产业,不只要做好前端研发和终端制造,也要做好产品端、应用端的销售和服务。”钱军建议,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服务业并优化创新产业生态,既要“引进来”,利用进博会等重要品牌效应,举办更多大型和特色的国际专业会展;也要“走出去”,鼓励组织上海的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际展销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强化制度供给,护航探索“无人区”

  新赛道往往也是“无人区”,制度供给、政策保障难以同步跟进,这无疑会掣肘新技术的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总商会副会长章毅以当今生物医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干细胞产业为例,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下属的生物制品检定所承担着全国数千家干细胞企业的产品检定工作,近年,其业务办理周期已延长到三年以上。一个批次的产品检定就要等三年,可以说‘什么菜都凉了’”。

  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上海要对新技术、新赛道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松绑和支持政策,尽早消除创新者研究者的顾虑,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新领域注入强有力的确定性。

  去年底,《自然》杂志报道了生物医学又一里程碑事件: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库——英国生物银行50万名英国人群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部上线公开。这意味着,生物医学研究范式已经发生改变。

  “面对新形势,新加坡采取伦理和法治先行的策略,以伦理和法治护航科技创新。”市人大代表、上海天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海嵩说,“我们也有数据资源和地方科创法治基础,在健康医疗大数据治理和有序应用的窗口期,建议加快制定相关浦东新区法规,明确健康医疗数据的内涵、外延及应用场景,探索创新监管和联合管理机制。”

  反过来看,放眼各国,对新技术、新赛道的规则制定都存在短板,这也带来了机遇。

  譬如,氢能有时会被归类为危化品,无法按能源管理。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华表示,依托浦东立法机制进行探索,以法律明确氢的能源属性;同时依托上海氢标委等平台,吸纳国内外权威氢能机构与龙头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有助于不断提升上海氢能全球话语权。

  张守川也建议,抓住双碳发展新赛道,建立更具国际公信力的碳金融交易和定价中心,加快推进碳市场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以进一步提升上海绿色金融枢纽能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