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世宁 王俊
一个是长江明珠、创新之城,有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基因;一个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有着“工程师摇篮”“中国麻省理工”的美名。
十年间,芜湖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化校地合作,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努力培育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展示了人才与产业、城市与高校“双向奔赴”的巨大潜能。
科技赋能产业进击崛起
回看芜湖与哈工大一道走过的十余年,每一步都铿锵有力:2013年5月,蔡鹤皋院士工作站暨“埃夫特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成立,同年12月,芜湖市与哈工大签约;2014年,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技术转移中心成立运营;2019年,双方共同组建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2022年,哈工大芜湖校友会成立……
这是从无到有的十余年、追风赶月的十余年、蓬勃发展的十余年。以平台聚才、以项目用才的多领域合作,让哈工大元素深深融入芜湖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图景。
机器人产业,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之一,哈工大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学科体系。而制造业实力雄厚的芜湖,从汽车产业孵化出机器人产业,亟需智能化推动产业升级。
如何满足地方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和适应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要求?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破题之要。哈工大和芜湖市共同建立安徽省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支80余人的高层次技术研发团队中,机器人产业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70%,在院培养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为芜湖机器人产业进击崛起注入澎湃动能。
以埃夫特为龙头的芜湖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从2013年仅有四五家企业,发展到集聚上下游企业220余家,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由市人才发展集团子公司托管运营的芜湖鸠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与此同时,奇瑞汽车、埃夫特智能装备等龙头企业还与哈工大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成功将其优势学科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促成技术攻关、项目合作、产教融合。
这十年,是一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长跑。哈工大的专家学者认为:只有持续深化创新要素对接,才能加快推动产业“难题”变为高校“课题”。
除了机器人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谭久彬,与国营芜湖机械厂共建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在项目合作、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
人才支撑城市勇毅前行
校地双方倾心合作,既要引入科技,更要培育人才。
游玮是哈工大的优秀校友,博士毕业后选择芜湖,并成为埃夫特机器人技术体系主要创立者。2020年埃夫特在科创板上市。今年10月8日,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家代表,游玮还受邀赴京参加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与哈工大的密切合作下,芜湖干部愈加认识到:人才工作必须紧扣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
为此,“十四五”以来,芜湖强力推进“双招双引”一号工程,重磅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高规格组建市县(区)两级人才工作局,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发展集团,创新开展紫云英人才日、金秋人才周、金秋人才季、“海聚奇才”高层次人才芜湖行、紫云英人才城市体验等系列活动,吹响了汇聚天下英才的“集结号”。
为促进哈工大高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强化人才培养,芜湖立项产学研项目15项,引进哈工大高层次人才团队14支,招引全日制毕业生200余人。
面向芜湖市企事业单位开办哈工大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班,招生培养60余人,持续回应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
哈工大高端金属粉体材料及应用产业化郭景杰教授团队,于2017年落户芜湖,成立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承担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的研发与生产,令世人瞩目。
时间的长卷,记录了松花江和长江的梦幻联动,更见证了一校一市的深厚情谊。
当前的芜湖,正锚定“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目标,全力推进创新之城、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欢乐之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服务人才、成就人才。
就在本周,芜湖市领导带队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宣讲、招聘和产学研对接活动。这坚定表达了芜湖同哈工大携手奋进新一个十年的强烈心声:进一步提升合作能级、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一同奔向更高更远目标。
芜湖将持续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给予人才最高礼遇、提供最优政策、创造最大舞台、做好最佳服务,诚邀青年学子兴业到芜湖、发展在芜湖,续写更多双向奔赴、共赢未来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