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

首页>地方频道>宣城>要闻

绩溪:强化项目管理,全力提升效益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项目效益,绩溪县农业农村局以聚焦产业项目效益提升为重点,以强化项目谋划、实施与管护的全过程管理为抓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学谋划,夯实产业项目根基。从项目谋划阶段便精准发力。严格把控三关:一是入库关,明确产业项目提档升级、联农带农等支持性要求,用地环保要素保障等合规性要求,以及杜绝撒胡椒面式投资和负面清单的禁止性要求,组织多部门对入库项目集中评审论证;二是规划关,紧密围绕全县徽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划和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谋划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项目,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三是效益关,注重与市场经营主体合作,财政衔接资金优先形成固定资产,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安排产业类项目24个,资金4902万元,符合特色产业规划的项目资金占比高达85% 。

全程管控,保障项目高效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绩溪县进行全流程精细管理。实施前,筛选出符合特色产业规划、前期准备充分、联农带农机制完善的项目优先启动;实施中,乡镇等业主单位强化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监督,规范合同签订,农业农村部门参与约谈、监督检查,财政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对进度慢、有问题的项目及时交办,县分管领导调度督导;实施后,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发整改函,需完善资料的发提示函,督促项目业主完成结算决算、提交审计、公告实施情况并移交资产,推动项目运营。同时,强化部门沟通,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前介入农副食品加工项目,确保项目建成后符合生产许可条件。

分类施策,确保项目长效发展。绩溪县对产业项目后续管理分类施策。将产业帮扶项目分为光伏扶贫电站、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乡村旅游以及入股5种类型,实施“四个一批”行动,即巩固优势项目、升级潜力项目、盘活低效项目、调整不适项目。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接经营主体,转变“小而散”的村集体自营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完善项目管理机制,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每年组织资产核查、研判预警,依法依规处置资产。

通过这一系列全过程管理举措,绩溪县农村产业项目效益大幅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4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