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非遗照亮人生路

当手鞠球的丝线在指尖缠绕,孤独症青年小宇(化名)完成了他人生第一件非遗作品。近日,拱墅区第18个孤独日主题活动暨“武林善举·非遗赋能”助残项目在武林夜市启动,通过非遗技艺培训为孤独症群体开辟社会融入新通道。

该活动由拱墅区残联联合武林街道、武林匠心服务中心、星语破晓社会服务中心共同主办。

现场,在武林匠心服务中心非遗传承人朱玉琴的指导下,孤独症青年与家长共同制作了手鞠球。“孩子平时专注力有限,但今天坚持了整整一堂课,还在老师和我们的辅助下,能够安静地完成作品,非遗的感染力超乎想象。”一位家长表示。这种源于唐代的技艺,正成为打开孤独症患者心门的钥匙。

当天,“武林善举·非遗赋能”助残项目正式启动。拱墅区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主席陈婵向拱墅区武林匠心服务中心理事长叶连忠颁发了爱心联盟单位证书。

据介绍,这一项目将通过武林匠心服务中心的非遗课堂,帮助孤独症青年学习非遗技能,感受传统手工的魅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叶连忠表示:“未来,服务中心计划拓展非遗课程的种类,还会引入剪纸、扎染、刻瓷工艺等更多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成‘培训+创作+义卖’闭环体系,让学员作品通过市集变现。”

随后的“心青年才艺盛典”将活动推向高潮。孤独症青年们以萨克斯独奏、尤克里里合奏、非洲鼓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点燃”全场。

活动现场还同步开设“武林善举”公益市集,所得款项全额捐赠至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腾讯公益上专门设立的“星语破晓爱不孤独”项目,助力公益活动的持续开展。“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能参与这样的公益行动很有意义。”一名志愿者感慨道。

“孤独症群体需要的不只是关注,更是平等的参与机会。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建平台,让更多‘星星的孩子’被看见、被理解。”陈婵说,未来将拓展非遗工坊、社区展销等应用场景,助力更多“星星的孩子”照亮人生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