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看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495万名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其中有110万名乡村医生,他们扎根在农村,为乡亲们防病治病,发挥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作用。近日,记者走进丹阳市延陵镇,近距离接触最普通的乡村医生,探寻“健康乡村”发展之路。
每天早上挂号系统一开放,延陵镇卫生院中医科主任蔡志荣的诊室门口就会排起长队。没有大医院的电子叫号系统,患者们在门外自觉按顺序排队,既有当地村民,也有从丹阳市区以及句容、扬州等周边城市慕名而来的患者。“何似神医胜华佗,亮剑一挥斩病魔”“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医德高尚”……走进诊室,墙上挂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锦旗,每一面都诉说着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蔡医生,我感冒后突发胸闷、夜不能卧,在附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冠心病’。吃了半个月药,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经常稍微活动就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的症状。我这个病还能治吗,会不会以后就这样了?”患者马先生一进门就焦急地询问。“别着急,过来坐,我把脉看看。”蔡志荣看出患者的不安,耐心安慰并询问道,“像你这种情况我见了很多,通常情况下都是可以痊愈的。你出现症状多久了?”经综合辨证后,蔡志荣先给患者开了三副中药进行调理,嘱咐他症状好转后再来。
身着白大褂的蔡志荣,认真地为病人搭脉,停了一会儿后便向病人询问详细病情。他问诊时仔细精准,开方时耐心解释用药注意事项,患者离开时又反复叮嘱保健常识……为了给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蔡志荣坚持每天提前到岗,看完最后一个患者再下班。炎热的三伏天,他在几个治疗室间不停地忙碌,汗流浃背却没有一句怨言,对待患者也总是面带微笑。“蔡主任对待病人真诚亲和,我们过来看病他都解释得很仔细,还会给我们传授实用易学的健康知识和养生常识,是一位贴心的好医生。”一患者说。
“既是政策支持,更是个人追求。”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当一名医生,蔡志荣这样说道。据了解,蔡志荣是延陵镇九里村人,从小就对中草药感兴趣,儿时的他目睹了村民看病的艰辛,内心也燃起了要当一名医生的火苗。他从小就爱看医书,最爱看的一直是《伤寒论》。
“中医人一定要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因为它是中医临床治病必学的基础,反复研读,才能打好基础,就能辨证开方。”蔡志荣说。记者看到他桌上的一本《伤寒论校注》封面已磨损严重,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常被翻阅的故事,每一页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是蔡志荣热爱的体现。“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不断探索提升专业水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排忧解难。”蔡志荣说。在工作之余,他主动“自我充电”,积极学习针灸推拿技术,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实际需求,不断摸索和创新,“因病制宜”为附近百姓量身定制了一套专属治疗方案,这套方案结合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既注重整体调理,又关注个体差异,赢得了周边老百姓的广泛肯定和赞誉。
在延陵,乡村中医从最初只有针灸、推拿,到现在的治未病、中医养生。“农村人看病不再是一窝蜂地往城里赶,一些小病、慢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蔡志荣说,“医生这一职业,不仅需要医疗技术,更多的是还要有爱心,对事业的爱,对病人的爱,还有对生命的爱。”
30多年的乡村医生经历,让蔡志荣和村民们都已彼此熟悉,村民找他看病,只需在电话里说一下名字,他就知道对方有哪些基础疾病、家住哪里、路该怎么走。而蔡志荣擅长的中医医术也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赞誉,大家都说他是小乡村的“大中医”。
“患者就是中医最好的老师,中医养生的基本思想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所有疾病都会通过脉象、面相等表现出来。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蔡志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