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非接触”式监管
南太湖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分局滨湖中队日前创新引入无人机非现场巡查模式,成功打造“智慧监管”新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执法效能,还有效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创新我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模式。
这样的创新并非个例。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深度整合大数据资源,构建起覆盖城市管理多领域的智能监测体系,以科技赋能“非接触”式管理。
该智慧监测体系通过密集部署高清视频监控,广泛运用物联网感知设备,搭配先进的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对城市问题的全天候自动识别、精准分析与及时预警。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无人机巡查、远程在线监测等远程监管、实时监管的“非接触式”执法模式逐步推广,大大提升执法效率,减少人为干扰,持续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服务转型,让城市运行更加有序、高效。
在南太湖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分局滨湖中队,每周定时起飞的无人机搭载AI智能识别系统,可对工地开展高空全景巡查,快速锁定未覆盖防尘网、违规堆料等问题,并留存影像证据。与传统人工巡查相比,该模式使巡查效率提升超40%,入企检查频次下降60%,既保障了监管质量,又避免了重复检查对企业的影响。
如发现问题,执法人员即通过微信群向企业发送电子联络卡,清晰标注问题详情、整改依据及期限。企业整改后可直接线上反馈结果,形成“巡查—通知—整改—复核”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今年以来,该中队已通过非现场方式高效处置工地管理问题30余项,企业往返提交材料的行政成本显著降低,监管效能与企业获得感同步提升。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行“非现场”行政检查,拓展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技术应用场景,进一步减少现场检查频次,通过科技手段筑牢监管防线、优化营商环境,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