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已建成12家 不仅方便还可点单
“以前上青少年宫,要赶到城区去,现在家门口就能学,非常方便。”上周六上午9时许,家住湖城都市家园社区的市民马女士和丈夫一起牵着4岁女儿柚柚的手,步行来到了位于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家门口青少年宫”。更让她满意的是,每学期开什么课程,还能让他们自己“点单”。“上学期报了个画画,这学期选了口才。”马女士说。
记者从团市委获悉,团省委联合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同推进“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在青少年相对聚集,但市(县)主宫覆盖不到的社区(村),通过共建共享方式建立嵌入式服务站点,将优质校外教育课程和活动以点单服务的方式送到群众家门口。
截至去年底,经地市推荐,参照《浙江省“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标准,我省发布已建成的“家门口青少年宫”150家,其中湖州12家。
据了解,通过市县区联动,近年来团市委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对接沟通,与学校、社区(村)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在培优建强市级、区县级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村社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少儿活动中心等现有资源新增社区分宫,有序推进“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
“家门口青少年宫”,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方便。在西山宸院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9岁的潘御书每次上课都是自己骑着滑板车过来的。这里一楼还专门划出了一小块停车区域,方便他们停“车”。“来上课的都是这个社区的,很近,所以很多都孩子自己过来。”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次,就是可以点单服务。记者看到,西山宸院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这学期的课程安排包括装饰线描、硬笔书法、围棋、爵士鼓、尤克里里等课程。“要上什么课,我们都提前发布在业主群里,让社区居民根据需求点单,我们提供精准服务。”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家门口青少年宫”这一优质校外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如何打造一支多元化、专业化、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比如推选名师工作室成员下沉一线,实现“宫”与“多点”之间的有效流通;主动对接关工委、公益组织等平台,挖掘“五老”成员、社工、志愿者等充实校外师资力量,为青少年活动开展提供师资保障和专业指导;定期组织校外师资队伍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等。
接下来,我市将围绕“需求”继续扩大服务辐射圈,今年再建成一批“家门口青少年宫”,进一步打通联系服务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让我市更多青少年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校外教育。团市委工农学少部少先队副总辅导员王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