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下30℃的雪地里,我的手套出现了问题,一只手差点冻掉。”“冬天的鄱阳湖湿地,我趴在地上拍白鹤,起来时发现全身已经湿透。”“为了拍泡温泉的雪猴,我足足等了6年。”3月22日,国内著名生态摄影师、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肖戈来到合肥,分享他20余载的“荒野”生态摄影之旅。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热爱能够创造奇迹。
一次演讲,一场邂逅
上周末,肖戈来到合肥参与了一场“生态中国拍鸟记”的体验会。会上,他用一个多小时,分享了他在野外拍摄野生动物的经历,现场很多观众都大呼“没听够”。
在黄昏的草原上,一只小沙狐从镜头前悠然走过,尾巴高高翘起,昂首朝天,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它的步伐轻盈而从容,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肖戈笑道:“它那么小小一只,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自信,仿佛知道自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这张照片不仅捕捉到了小沙狐的灵动,还展现了动物在自然中的从容与自信。
在非洲草原上,一群大象在夕阳下奔跑,象群扬起尘土,巨大的身躯在光影中显得格外震撼。在巨大的象群中间,一只还未成年的小象也身在其中,它的幼小和无助在这群奔跑的象群中显得异常突出,母象则拼命保护着它,这一幕“母子情深”被肖戈的镜头精准地记录。
电子大屏上呈现着一张张野生动物的照片:雪猴、棕熊、象群、小沙狐、白鹤、白头鹤、火烈鸟……在肖戈的镜头下,它们活灵活现,又仿佛都有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之所以会被感动,也正是因为它们让观众感受到了大自然界的自信、力量、优雅与温情。
当天下午,肖戈与巢湖湿地的小动物们来了一次“完美邂逅”。在十八联圩湿地,他看到了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等珍稀鸟类,甚至还有一只野兔掠过他的镜头,这些都让他感到无比亲切。“我来自鄱阳湖,拍摄了无数的白鹤,没想到能在巢湖见到白鹤,这太让我开心了。”肖戈还表示,巢湖湿地有一种“灵动和优雅”,他很喜欢这里,也希望巢湖能够举办“观鸟节”,让更多的人认识巢湖,接触这片美丽的大湖。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今年过年期间,肖戈回到家乡,他没有闲着,而是选择在大年二十九那天,独自一人带着相机出发去了离家50公里的鄱阳湖。这里的野生鸟类是他最熟悉的童年“玩伴”,他引以为豪的是,全球有98%的白鹤都会在这里越冬。
太阳还没出来,他就已经选好了一个绝佳的位置,将自己隐藏了起来,等待着晨曦中的白鹤群。当太阳初升,光影打在鹤群的身上,仿佛为它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此时的金色光晕衬托着白鹤的羽毛发出柔和的光泽。一只成年白鹤正在用嘴投喂它的孩子,而幼鹤也赶忙用嘴接过食物。肖戈赶忙按下快门,此刻的他完全沉浸在了这一幅温情的画卷中。殊不知,由于趴在地上低角度拍摄,他的全身已经浸透在湿地里。冬日的湿地边,寒风凛冽,而这位忘我的摄影师早已忘记了寒冷。
“全国的摄影师都喜欢来鄱阳湖拍白鹤,因此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鄱阳湖才是最宁静的。”肖戈解释道,这就是他为何要选择除夕来拍摄的原因。
按理说,拍了几十年的白鹤,早就厌倦了,可为何他还能够对家门口的野生动物如此“动情”呢?“野生动物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我的拍摄思路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对于我来说,所有的动物都是‘常拍常新’。”肖戈说。
就在前不久,肖戈刚刚从满洲里回来。这一次,他是去拍摄猛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差点因此失去了一只手。那一天,他正在零下30℃的雪地里等待拍摄,可这时他的一只手套出现了问题,但他不愿意放弃每一次难得的拍摄机会。“为了能够完成拍摄,我就裸手拍摄。但因为实在太冷,手冻僵了,我就用胳膊硬生生抵着手按下一次次快门。”一个小时拍摄完成后,他的那只手完全失去了知觉。经过紧急抢救,才稍稍恢复了循环,但直到今日,他的手指前端仍然是麻木的。
他还曾经在坐船拍摄河马时,差点被攻击掉入水中。但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他却总是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理论。“我是因为当时不够了解它的习性,才会被攻击。”打那以后,肖戈决定自己不仅要做一名生态摄影师,还要钻研野生动物的习性。“只有了解了它们,你才能够拍好它们,也更加能保证自己在野外的安全。”如今,他不仅是一名专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还成了半个野生动物专家。
一位摄影师,一颗中国心
“我拍摄野生动物已经有20多年了。”1967年,肖戈出生于江西省,从小就生长在鄱阳湖畔的他,对于野生动物有着非比寻常的喜爱。“我从小就能见到很多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野生动物,那是上世纪70年代,没有相机,我就拿着画笔去把它们都画下来。”肖戈回忆道。也许就是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记录野生动物的种子。
到了大学,他进入了绘画专业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拿到了一个相机,从此便感受到了光影的魅力。2010年,他第一次到非洲肯尼亚拍摄野生动物。“当时第一次去,看什么都是新奇的,我拍了很多很多的作品,但我自己也不知道好坏,就选择了一些投给了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国家地理》居然破纪录地刊登了这位中国摄影师的10幅作品。正是那一次的经历,给了他巨大的鼓舞,他决定要将生态摄影继续下去,也开启了他职业摄影人的道路。至今肖戈已获国内外摄影奖项无数,2024年,他荣获第15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这也是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国际大奖包括奥赛国际摄影大奖在内的世界著名摄影金牌10块,1块银牌和1块铜牌。
无论走到哪里,肖戈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生态摄影师。他常常与国外摄影师在同一保护区拍摄,他也时常会在国外做摄影讲座,担任摄影评委,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介绍中国超具魅力的野生动物。“我有一次给他们看了我拍摄的金丝猴,他们都羡慕不已,表示中国居然有这么美的野生动物,都想来中国看一看。”肖戈希望,通过他的镜头不仅能把世界带到中国人面前,更要将中国的生态故事传遍世界。
一腔热血,一生热爱
肖戈的外表看起来,要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这可能得益于他的强健体魄,还有他常年与野生动物为伴,不断拥抱热爱的关系。
肖戈告诉记者,其实在他的前半生做过很多工作,也做得不差。“我做过老师,公务员,还自己创业开过公司,每一项工作都能让我活得很体面,但我发现自己好像没办法去投入全部的热情去做这些事。”于是肖戈便辞去了工作,专心投入到了热爱的生态摄影事业中。
“我发现只要拍摄野生动物,我就会全情的投入,那种专注会让我忘记一切。”肖戈说,野外一次次的艰难险阻都没法阻碍他的脚步,只要当他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他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我很庆幸找到了可以让我付出全部热情去奋斗的事业。”他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热爱不仅能抵挡漫长岁月,还能让你变得闪闪发光。
肖戈简介: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江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爱鸟协会会长、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益合作摄影师、美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中国代表。2019年荣获美国艺术摄影家协会颁发的“摄影艺术终身成就奖”、2020年被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世界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2021年出版《荒野传奇——肖戈摄影作品》。2024年荣获第15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第十一届郎静山艺术摄影终生成就奖”。
合报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张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