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用汗水“浇灌”稻谷

台传媒记者周伊萍

台传媒通讯员郑燕睆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让人恨不得整天待在空调房里,然而却有这么一群人与高温为伍,在烈日下奔走田间地头,他们就是农业气象观测员。

8月12日下午3:00,热浪滚滚,来自仙居县气象局的农业气象观测员郜统哲从单位出发,开着车子在阳光下奔跑了20多分钟,随后在位于田市镇水阁村的气象局水稻观测地段边停了下来。他轻车熟路地套上防晒袖套、戴好草帽、穿好稻田靴,沿着田埂,走进水稻田。

郜统哲告诉记者,当天要观测的是单季晚稻“1540号”,经过最后一个营养生长期——分蘖后,目前水稻进入了关键的第一个生殖生长期——孕穗期。下午的温度最高,却也是作物生长发育观测的最佳时段。

稻田里的水在太阳的加温下,蒸腾起热浪。郜统哲带着记者一步一步地往稻田里钻,不时侧身弯下腰,掰开稻丛,仔细观察观测点内每穴水稻的长势、植株高度、叶片状况等,然后再将达到发育期的数据逐一记录下来。

通常一项作物的一个发育普期的观测做完最少需要半天时间,两天观测一次,工作量很大。这就要求观测员既要耐心和仔细,又要忍受单调和乏味。“我们不管刮风下雨都是要过来的,这种太阳天气我们也是做好了防护。为了不漏测发育期,及时为农户做好服务。”郜统哲说。

近40℃的气温,没有任何遮拦的稻田,近2个小时在稻丛中的反复弯腰和小心翼翼地行走,这就是郜统哲作为农业气象观测员的工作日常。在烈日的暴晒下,尽管很快就满头大汗,衣衫湿透,但郜统哲早已习以为常。

除了目前主要是观察水稻的孕穗状况,到了抽穗扬花期,就要开始逐日观测,再等到抽穗普遍期,还要对观测地段以及周边大田的晚稻高度、密度等进行观测。通过现场观测,详尽记录下水稻的生长数据,再配合各种天气情况,分析天气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做出对应的农事建议,为晚稻增产丰收提供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