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总结“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经验与成果。近日,由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家组秘书处和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从信息化教学到人工智能教育”专题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召开。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专家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上,实验区专家组对蚌埠市实验区经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作为东部片区代表受邀加入“全国基础教育数智化联盟”。
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启动三年多来,各实验区锐意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经验。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总结实验区工作成果,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会议内容包括主题研讨、平行论坛、实践基地参观三个环节,来自70个实验区的代表和40位专家参会,涵盖国家云平台应用、新型教与学、人工智能、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大数据、未来教师培养等主题,深入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与挑战,分享成功经验与做法,促进前沿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自2020年8月成功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以来,蚌埠市以“数据驱动因材施教”为核心理念,“双区”建设为战略支点,坚持三级联动、多方协同的统筹推进机制,成立蚌埠市智慧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江淮智慧教育研究院;深入开展智慧课堂促进精准教学探索行动、专递课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数据支持的因材施教研究行动、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典型案例汇聚共享行动四大行动;遴选12所实验校,专项研究课题20个,联合研制《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评价规范》;连续四年举办全学科全学段“数据驱动因材施教”优质课比赛,累计举办31期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抽样比赛;联合长三角地区合作学校,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结对帮扶,开展网络研修等活动500多场;在全市高中建设“因材施教大数据服务中心”,实现智能扫描、云端阅卷、智慧批改。下一步,蚌埠市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按照“全国基础教育数智化联盟”工作部署,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落地,提升师生智能索养、加强新型态的课程建构、探索AIGC赋能课程教学的智能体研究与实践、优化未来优师应具备的能力以及智能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测评、诊断和反馈”,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为区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蚌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