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迈山以普洱茶闻名天下,同时,它也有着更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期待着有识之士去挖掘、整理和展示。常年专注于中国文化乡建的左靖和他的团队承担了这项工作,自2016年起,左靖团队在云南景迈山开展乡建工作至今已近两年。
由策展人刘庆元和谢安宇策划,近日在“深圳华·美术馆”举办的“另一种设计”展首次向城市观众展示了久匿深山的景迈山项目全貌。而对于乡村建设的思考,左靖曾接受采访时表示,此项目是织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好的设计是直面乡村的问题。
从山上“搬”来的展览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它拥有着世界上年代最久、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千百年来,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和汉族共同居住于此。2012年11月,景迈山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6年下半年,作为申遗项目的分支,左靖团队受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委托,为景迈山及其范围内多个传统村落进行展陈策划、建筑与空间设计和经济研究等工作。
在“华·美术馆”,整个展览以绘本、摄影、视频、图解、实物等形式,介绍了景迈山的生产生活、节庆风俗、建筑空间、日常用具、自然生态、茶叶利用及其背后的风土哲学。同时还呈现了团队在景迈山进行建筑设计、室内改造、空间利用与产业转型研究等多项工作的进程与成果。而展览的另一部分重要内容,则是艺术工作者驻村创作的“作品”,形式包含摄影、视频、装置、概念与印刷品等。
“景迈山”项目在驻地近两年后的城市首展,但其“雏形”已在景迈山——一座距离中缅边境仅数十公里的古茶山上——面向当地村民展出过。据介绍,2017年10月该项目的首次展览“今日翁基”在景迈山翁基村开幕,展馆就由村里一幢不到112平米的民居改造。此次展览有不少内容是“今日翁基”的拓展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