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读书

《中華文化》杂志2022年4月号出版

  《中華文化》杂志2022年4月号近日出版。本期主要刊登了王蒙、董学增、汪政、蔡丽双、李风宇、陈德民、杜立明、邹雷、何开文、许卫国、黄晓平、李明、凌鼎年等著名学者、作家、诗人的作品。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学叙事的真情演绎,当代人文的斑澜多彩。是一份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的精美文化大餐。其中有评论家卧虎对凌鼎年一万六千多字的访谈。

  ​

  《卧虎访谈录》之凌鼎年篇

  1、卧虎问:第一代小小说作家都古稀年纪了,他们曾经为小小说的发展、繁荣做出过贡献,但如今,还在坚持创作小小说,有新创作小小说发表的,印象中只你与刘国芳、谢志强、司玉笙等不多几个。你不但还在写,产量还不低,发表、出版、获奖、评论、翻译等接连不断,什么动力促使你如此?

  凌鼎年答:1990年5月,《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杂志社在河南信阳汤泉池举办了“首届中国小小说理论研讨会暨汤泉池笔会”,全国各地有20来位小小说作家受到邀请,参加了这次活动,印象中有孙方友、王奎山、谢志强、刘国芳、司玉笙、邢可、沈祖连、张记书、吴金良、刘连群、曹乃谦、雨瑞、程世伟、高铁军,冯艺,江苏有沙黾农、生晓清、滕刚与我。王保民、杨晓敏、金锐等以杂志社主办方的身份具体操办这次活动。

  记得,这一拨作家当年的年龄大都在35—45岁左右,后来,参加活动的这20来位小小说作家被誉为“中国第一代小小说作家”。

  一晃32年过去了,这批作家都古稀年纪了,最小的也过了花甲年纪。大部分都淡出小小说文坛,有的移情别恋,到其他领域去舒展拳脚,大有作为了,有的偶然还发一两篇小小说作品,或写点发点散文、随笔,以及回忆类的文章。

  我之所以还在写小小说,因为我喜欢这文体。我曾经写过随笔《小小说,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感恩小小说。

  我是七零届高中生,当时我弟弟初中毕业,兄弟俩得有一个去外地插队落户,另一个才有可能分配在当地工矿。我是哥,自然我去。那一届,大部分去了黄海农场、建设兵团。正好上海建的后方基地大屯煤矿办在江苏省沛县,来江苏招一部分工人,我就去了煤矿,一去就是二十年,把整个青春贡献给了微山湖畔的煤矿。

  那时的煤矿挺重视文学、文艺创作的。1993年时,我被推荐去大屯煤矿工程指挥部参加文学创作学习班,被推举为负责人。这期结束后,我被矿文体办领导看中,留了下来,要我负责下一期文学文艺创作学习班,就这样前后负责了6期,这样期间,我开始了文学创作,写诗,写小说,写曲艺作品。1975年写了第一篇小小说。开始只在矿里油印的刊物上发,1980年才在《新华日报》正式发表处女作,作品变成铅字。

  1990年2月,通过太仓人才交流中心我调回家乡,调在政府侨办当秘书。新单位上班不久,就收到了《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杂志开笔会的邀请信,我鼓足勇气去请假,当时的领导还蛮开通的,同意了,就这样真正踏入了小小说的圈子。

  很幸运,5月份的汤泉池笔会,《小小说选刊》5期正好选发了我的《茶垢》等3篇小小说作品与一篇创作谈,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汤泉池笔会回家后,我写了《小小说是朝阳事业》等文章,开始把小小说当事业来做。

  我这人不聪明,老婆说我“一根筋”“榆木脑袋”,但就文学创作而言,还是需要这种傻劲的。因为我坚持,因为我不放弃,随着作品越写越多,日积月累,在这个圈子里有了点知名度。

  我曾经在讲课中说过:兴趣就是动力!爱好就是动力!痴迷就是动力!喜欢上了,就不觉累,不觉苦,还乐在其中。

  2、卧虎问:你在多种场合说“作家以作品说话”“让作品说话,心里踏实”。据我对你的了解,你不仅仅写小小说,还写其他文体,能向读者具体说说你的创作吗?

  凌鼎年答:我最初是写诗歌的,到目前为止,总共写了1218首诗歌,基本上是八十年代写的,我是以诗歌叩开文坛之门的。我一度写杂文,更多的是写中短篇小说。1982年时,我的短篇小说《风乍起》发表在上海的《文汇月刊》上,当年这刊物是文学权威刊物,可与《人民文学》相提并论,这刊物办了100期,唯一发的小说处女作就是我的短篇小说。

  我完全可以写中短篇小说一路写下去。但我当时在煤矿,要上班,没有大块的时间写,很苦恼。八十年代中期,当我看到各地报纸、刊物都在刊登小小说,举办小小说征文,我心动了,这我写过,有基础,就参与了几次征文,结果大都获奖了,这使我信心大增。我想:我在最基层的煤矿,在偏远的微山湖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又不是在文化部门,不在报刊编辑部工作,发表中短篇,要竞争过那些大城市的作家,文化部门的作家,很难。而小小说,属新兴的文体,还没有权威,谁冒出了,站住了,谁就是标杆。所以,我是自觉地选择小小说。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以小小说创作为主。回头看,我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八九十年代时,小小说这文体还没有多少社会地位,多位师长、好友对我的选择不理解,认为我写中短篇小说势头不错,有什么必要去写“小儿科”的小小说,劝我迷途知返。我没有解释,也没有听从,我行我素,朝着我自我设计的文学之路走下去。

  一路走来,还有人讽刺我,贬低我,介绍我时,故意着重“小小说作家”几个字,我呢,无所谓,从来没有因自己写小小说而感到低人一头,我深信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以质量论,而不是以字数论。

  当然,我也没有放弃写其他文体的创作,写得最多的竟是散文、随笔。因为有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文集,我得弄清自己的家底,看看一下子能出多少本,就开始盘点我所有作品,加上吴文化研究中心在做《凌鼎年文学纪年》这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我花了时间把我所有的作品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评论、代序等分类整理出目录,全部注上创作的年月日,终于弄清了家底。从1970年到2021年这52年来,共创作了中篇小说9篇,短篇小说113篇,小小说1905篇,散文、随笔3472篇,诗歌1218首,评论755篇,代序346篇,共创作各类文学作品7818篇(首),计1100多万字。实打实的,没有丁点水分。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香港文学》《中华散文》等数百家海内外报刊发表过7000多篇作品,为了压缩重复发表,与选载、转载的,我对外只说发表6000多篇。我出版过英译本、日译本、韩译本、汉英对照本等个人集子61本,还有多本封面都设计好了,也排版了,因去年书号紧张,得等今年新书号下来,才能付印出版。我主编了238本集子,因为我不在出版社,不在杂志社,不在文化部门,不在宣传部门,完全以个人的时间、精力去编辑,以自己的人脉关系去出版,算是编得多的。不过,遗憾的是还有十多本我主编的小小说集子,因种种原因,至今没能出版。我编书从来不为赚钱,甚至还贴钱。说穿了,还是因为喜欢这文体。

  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喜欢静,享受独处的安静,享受创作的快乐。热闹不应该是作家的常态,毕竟,作品是靠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靠键盘一下一下敲出来的,坐不下来,静不下来,怎么可能写出一篇又一篇作品,更不要说好作品了。

  作家有了作品,有了好作品,读者自会记住你。迎合风气写,追着时尚写,为了发表写,为了评奖写,为了出版写,很难写出真正的好作品,传世的好作品——我常常这样告诫自己。

  3、卧虎问:据我知道,小小说创作只占你整个创作量的四分之一,但大部分读者只了解你的小小说创作,也更关注你的小小说创作,请说说你的小小说创作脉络与意图。

  凌鼎年答:是的,小小说创作确实只占我文学创作总量的四分之一。我是从1970年开始文学创作的,从1975年写第一篇小小说起,到现在也有47年,我的小小说创作可分几个阶段。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主要写煤矿题材,再扩展到微山湖题材,偶尔会逸出这两大题材范围,写几篇带有文化色彩的小小说作品。1990年我调回家乡太仓后,触发了儿时的记忆、故乡的记忆,开始经营“古庙镇风情系列”,后发现古庙镇舞台太小,有些故事有些人物不好表现,就再经营了一个“娄城风情系列”,我尽量把“古庙镇风情系列”纳入“娄城风情系列”,一个镇级,一个市级。

  因拓宽题材的需要,我又写了武侠小小说系列、科幻小小说系列、侦探破案小小说系列、幽默小小说系列、官场小小说系列、爱情、婚姻、亲情小小说系列、历史小小说系列、丝绸之路女性传奇小小说系列,以及小小说文体探索系列等,写的最多的是文化人的故事,因此有评论家认为我的小小说是“文化意蕴小小说”。

  写了几十年了,小小说已成了我生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放是放不下了,依然会写下去。但我不想为写作而写作,为发表而写作,为稿费而写作,为得奖而写作。我会在编织故事的同时,把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种种想法融入字里行间,以表达我的认知。当然,以真善美为主调。

  4、卧虎问:多年来,你策划、操办过一个又一个全国性与世界性的小小说征文大奖赛,光世界华文法治小小说大赛就举办了7届,出了7本大赛优秀作品选本,但从没见你作品参与评奖、获奖,能说说吗?

  凌鼎年答:我确实策划、操办过许多全国性与世界性的小小说征文大奖赛,参与协办的也很多,只要把事情做好,把小小说推广出去,我就很开心,自己获不获奖无所谓,不重要。

  我这人没有经商、赚钱的头脑,办任何活动都与赚钱无关。譬如,有次与浙江的一家文化公司合作搞征文,他们要把30万赞助款汇到我账户上。我算了一下,如果不铺张浪费,这次征文活动,赚个十万八万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坚决不要,让文化公司直接把奖金、评委费发给获奖作家与初评委、终评委。这样我省力,他们省钱。

  因为大赛的前期宣传我负责的,发征文启事都是我的人脉关系,没有花钱。编书我负责的,义务的,出版我联系的,非自费的,这些钱都省了,结果只花了十几万,省了将近一半。

  因为他们看出我不以赢利为目的,合作愉快,又继续了第二届。

  你说到的世界华文法治小小说大赛确实举办了7届,都是我一手操办的,每届我都是评委会主任,我坚持的原则是只看作品不看人。每届都有参赛者来打招呼,但我们严格按照评奖程序,按得票计算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为此还得罪了几位朋友,但我对得起广大参赛者,我就不悔。

  我也没有肥水不外流,七届大赛的获奖者,太仓本地的获奖者并不多,我的原则:一律不照顾。像我侄子也是写小小说的,写得还不错的,为避嫌,没有一次参加评奖。我本人更是一次也没有参加评奖,其实我每年都写好几篇法治题材的小小说,并有多篇在外地的法治小说征文中获了奖,我只把我作品收在了书里。

  因为自己的作品不参与评奖,就能公正、公平地去评,说话就硬气。

  七届的获奖者,有多位是无名小卒,是基层的,是偏远地区的,甚至是处女作,是第一次获奖,很多获奖者我都不认识,有的也从没有联系过,可能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在操办这大赛。但我很欣慰,因为我说过:我操办的评奖不能有非文学的因素,不能有作品以外的因素。发现、推出好作品才是最开心的。

  5、卧虎问:在中国,杨晓敏和您是公认的小小说(微型小说)领袖。在卧虎的《小小说辞典》里,杨晓敏是中国小小说事业第一人,您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事业第一人。作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会长,请谈一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缘起。

  凌鼎年答:我无意当小小说(微型小说)的领袖,也无意争什么地位,也不参与任何争论。两年多前,我就主动辞去了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中华凌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等多个职务,太仓市作家协会会长也卸任了。我是作家,作家的本分是写作,写得出作品,写得出好作品,是我最开心的事。我已过了古稀年纪,对先贤的致虚极,守静笃,体会日深,我觉得到了一定年纪,心情好,心态好,养心养神,健身健饭才是第一位的,创作是第二位的。当然,只要写得出,我不会放弃写作,2020与2021年我每年都创作220篇左右作品,40多万字,在同龄小小说作家中,应该算是多的,我很欣慰自己还未江郎才尽。

  杨晓敏是我尊重的一位主编、诗人、小小说作家、小小说评论家,这些年来,他为小小说鼓与呼,做了不少实事,这有目共睹。作为同龄人,我俩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我俩都热爱这文体,都愿为这个文体的发展、繁荣做点实事。他策划建“汤泉池小小说纪念馆”,我非常支持,愿鼎力相助。

  我因为从1990年起,在太仓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工作,这是一个涉外部门,与海外华人华侨打交道是我的本职工作,因此有许多便利。加之1994年,我就应邀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认识了不少各国各地区的微型小说作家,我又做了有心人,建立了联系,人脉关系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了。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缘起,要追溯到1993年举办的“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征文大赛。1992年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在民政部注册,在文化部备案,在上海正式成立后,江曾培出任创会会长,他对微型小说很有感情,联合多家报刊,包括海外的华文作家团体一起举办了首届“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征文大赛。这是第一次世界性的微型小说征文大赛,有不少国家的华文作家积极参与,获奖作者中除了中国的小小说作家,还有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荷兰、奥地利、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小小说作家。1994年在上海衡山饭店颁奖,柯灵等都来参加。那次一等奖空缺,我的《剃头阿六》获二等奖。

  这次征文,把微型小说推向了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于是,有了1994年1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有13个国家50多位作家、评论家参与,中国大陆有江曾培、郏宗培、徐如麒、凌焕新、李春林、刘海涛、凌鼎年、沙黾农、张记书、沈祖连、廖怀明等作家、评论家参加。

  新加坡开了个好头,接着1996年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主办了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第三届由马来西亚接棒。

  1999年我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第三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前,觉得应该为这个文体做点什么,有了筹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设想,我这想法得到凌焕新教授、姚朝文教授的支持,我又联络了新加坡的黄孟文、泰国的司马攻、菲律宾的吴新钿、日本的渡边晴夫教授、中国香港的东瑞等,他们都认为是好事,后来在吉隆坡召开了第一次筹委会,有十个国家与地区的华人作家协会负责人与小小说作家参加,商定在新加坡注册。后,在新加坡注册时要求确定研究会主要负责人,并有这些人的个人资料,这就必须开第二次筹委会才能确定。开一次国际会议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不少费用。也是运道好,正好我收到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研究中心的邀请,在福州有个“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我一问邀请名单,发现有多位就是在吉隆坡参加第一次筹委会的各国微型小说作家,只要再增加几位,第二次筹委会就可开了。因这次会议的费用一半由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负担,增加与会者,必须得到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的同意,我又与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吴新钿联系,把这事搞定,增加了5位作家、教授。最后,会中套会,在福州开了第二次筹委会,会上达成共识,推举、确定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人选。这样,新加坡注册成功。再后来2002年在菲律宾召开第四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时,世界华文微小说研究会也宣告成立。新加坡黄孟文博士被推举为创会会长,我当选为创会秘书长。有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活动就走向常态化。

  6、卧虎问:世界华文小小说圈的分布,与世界华文小小说事业的格局如何?主要产生了哪些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

  凌鼎年答:关于小小说,虽然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笔记小说、志怪小说,追溯到《聊斋志异》,但实事求是地说,主要是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台湾的极短篇,香港的迷你小说对大陆有不小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有台湾陈启佑《永远的蝴蝶》,香港刘以鬯《打错了》,当然还有日本星 新一作品的影响,如他的《波波小姐》等一系列作品。

  说起来,中国大陆的小小说创作五十年代有过一个小高潮,但没有过硬的作品支撑,后来就不了了之。真正的崛起,是始于七十年代中后期,如果说七十年代属星星之火,八十年代已遍地开花了,各地各报刊小小说征文层出不穷,九十年代走向繁荣期,开始成为世界华文微小说的中心。毕竟,中国的小小说作家是母语创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就世界范围而言,小小说创作有六大块。

  其一、中国大陆,已成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创作中心。

  其二、中国港澳台,因为都是中国人,中文是他们的主要语言,也是母语创作。相比较而言,澳门弱一点。香港有微型小说协会,台湾有极短篇小说协会。

  其三,东南亚国家,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文莱都有华文作家协会,都有一批写小小说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华文刊物与报纸,都举办过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国家华文作家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都写过小小说,甚至以小小说创作为主。至于,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相对弱些,华文作家少,写小小说的就不能与新马泰比了。东南亚国家的华人作家多数是第二代或第三代华裔,甚至第四代,对他们的华语水平不能太苛求。东南亚国家中,日本是个异数,因为日本有大量八十年代后陆续去打工,或移居的中国人,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作为第一代移民,他们与母国的联系千丝万缕,题材、写法与中国本土作家差距不大。我主编过《日本华文小小说选》,收录过张石、永和、华纯、解英、夷吾氏、龙升等作家的作品,还有弧笑弦、黑孩、李雨潭、空楼、金蔚、弥生、洋美、孟庆华、弓也直等多位也写小小说,从他们作品看,不乏高手。

  其四、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个国家,移民情况与日本有相似,澳大利亚有120多万华人,像墨尔本、悉尼都有30——40万华人,有华文报纸、刊物,有华语电视台、电台,有华人作家协会、写作协会之类的组织,还不是一个两个,涌现一批华文作家,冒出若干写小小说的作家很正常,因为有基础啊。吕顺在墨尔本还成立了微型小说协会。

  其五、欧美一块,不过就我的接触、了解,我认为欧美概念太大,可以分为美国、加拿大一块,与欧洲国家一块。美国、加拿大是中国人移民最多的国家,基本上是第一代,有的原本在中国国内就是作家、编辑,或从事文化工作,写作基础好。还有的中国女性,嫁给了欧美人,闲来写写,从小小说入手的也不少。不知为什么,加拿大写小小说的明显多于美国。我主编的《加拿大华文小小说选》,就收了五六十位作家的作品。美国有纪洞天策划、发起成立的华文小小说总会,还举办过汪曾祺杯世界华文小小说征文大赛,发起成立了小小说函授学院。

  欧洲国家都小,人口少,每个国家都有一两个,或几个写小小说的,但人单势薄,很难成气候。不过,瑞士、西班牙都有微型小说学会。

  其六,非洲一块,写小小说的主要集中在巴西、南非等国家,人数不多,处在发展阶段。

  港澳台这一块,台湾有一批写得不错的极短篇小说作家,出版过集子的有陈启佑、张春荣、隐地、钟玲、爱亚、袁琼琼、衣若芬、喻丽清、陈克华、陈幸蕙、邹敦怜、张德宁、罗英、罗时英、思理、邵间、雷骧等20多位。

  香港有刘以鬯、东瑞、陶然、林荫、陈赞一、钟子美、阿兆、陈荭、吴佩芳、兰心、许颖娟、徐振邦、梁科庆、黄海维、席辉、秀实、钟玲、颜纯钩、周蜜蜜、也斯、许昭华等写过小小说。比较有名的是刘以鬯、东瑞、陶然等几个,东瑞光小小说集子就出版了18本,获奖也很多,经常受邀到香港的各学校去讲课,讲小小说创作。

  澳门有许钧铨,他还带出了他儿子许世儒、女儿许云也写小小说。还有陶里、吕志鹏、刘居上、张卓夫、彭译中、黄跃锋、薛荣轩、谭健楸、彭玉豪、陆奥雷、庄志豪、林格、李烈声、古冰、水月、太皮、小澳胞、林中英、向南、念奴、陈侃、梁淑淇、寂然、胡根、莫名、劲夫、李宇樑、沈慕文、孟京、林振星、清水河、梁锦生等,但写得都不多。出版小小说集的好像就许钧铨一位,他出版过几本。

  新加坡小小说作家有黄孟文、希尼尔、艾禺、张挥、周粲、田流、林锦、林高、董农政、骆宾路、君盈绿、怀鹰、李龙、南子、方然、伍木、孙爱玲、谢裕民、学枫、林子、贺兰宁、王文献、李选楼、彭飞、林琼、胡月宝、洪生、孟紫、崇汉、陈彦、馨竹、梅筠、吴耀宗、柯奕彪、吴彬映、佟暖、小兵一名、蔡志礼、梁文福、黄辛中、龙永华、莞尔、流苏、周德城、黄奕诚、陈志锐、辛白、辛羽、日落冬、修祥明等多位。一半出版过集子,还有多位作家的微型小说作品收入新加坡教科书。黄孟文、希尼尔、艾禺、张挥、周粲、田流、林锦、林高、南子、方然、骆宾路、怀鹰等在新加坡文坛都是有点名气的。

  马来西亚写小小说的有曾沛、陈政欣、朵拉、黎紫书、方路、许通元、刘育龙、冯学良、柏一、李国七、小黑、周锦聪、花雪月、谢增英、疯木圣上、洪泉、梁方、梁靖芬、廖宏强、王修捷、吳鑫霖、勿勿、萧丽芬、张草、张依萍、周天派等,曾沛做过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会长,不久前刚获了马来西亚的文化贡献大奖,朵拉是马来西亚小小说写得最多的一位作家,已出版过几十本小小说集子,黎紫书的小小说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

  泰国写小小说的有司马攻、曾心、老羊、郑若瑟、黎毅、倪长游、陈博文、马凡、模范士、方明、博夫、梦凌、若萍、杨玲、温晓云、今石、莫凡、诗雨、晶莹、澹澹、张锡镇、小草、阡陌、周沫、吴小菡等,司马攻在泰国文坛有很大的影响与威望。司马攻、曾心、曾天、郑若瑟、倪长游、黎毅、马凡、陈博文、老羊、模范士、博夫、梦凌、杨玲、温晓云、今石等都出版过小小说集。可惜,老羊、郑若瑟、黎毅、倪长游、曾天等多位重要的作家已在近几年过世了。

  印尼有袁霓、林万里、晓星、意如香、夏之云、小白鸽、茜茜丽亚、广月、碧玲、幸一舟、莎萍、白放情、北雁、符慧平、金梅子、松华、松鹤、莲心、洪念娟、杨思萍、张颖、于而凡、高鹰、文苗、侯斐珍、云风、明芳等在写小小说,已过世的柔觅欧•郑、白羽、立锋、雨村、柳岸、莫名妙、严唯真、刘昶等也都写过小小说。领头人是印尼华文写作协会总会会长袁霓。印尼几次反华、排华,打压华文教育,印尼的华文文学这几年能苏醒、崛起,袁霓、林万里、晓星等一批推动者、实践者功不可没。

  菲律宾有吴新钿、王勇、林秀心、施文志、柯清淡、庄子明、陈文进、许少沧、张淑清、杨韵如、蔡惠超、蔡秀润、苏剑虹、林素玲、黄梅、苏荣超、张琪、小华、小蓝、许东晓、范鸣英、莎士等写过小小说的。新千年前后,由吴新钿领军。近年,王勇致力于闪小说的推广,不遗余力,先后在报刊、微信公众号开设菲华微型小说与闪小说的栏目,组稿菲华作家作品推向海外,编入选集,并策划相关征文比赛。

  美国有冰凌、纪洞天、融融、施雨、王渝、赵淑敏、辛哥、王传利、翠希、莫大、叶坦、伊犁、少君、叶芳、虔谦、唯唯、伍可娉、陈瑞琳、蔡可风、石语年、宋晓亮、赵俊万、顾月华、张凤等写过小小说,其中冰凌、纪洞天、融融写得较多,出版过小小说集子,冰凌的幽默小小说,与纪洞天的历史题材小小说在大陆有一定影响。

  加拿大有郑南川、孙博、曾晓文、孙白梅、黄俊雄、黄文欣、文野长弓、文章、姜尼、李建茹、陈苏云、陈思进、亚坚、卢因、葛逸凡、陈浩泉、宇秀、钱伊丽、马新云、山眼、杜杜、红山玉、原志、姚船、一尘、高维晞、柳青等写过小小说,其中,郑南川、孙博等写得多些,红山玉近年比较偏活跃,与中国的联系也多些。黄俊雄教授、孙白梅教授还在小小说翻译方面付出不少,都有翻译专著出版。

  澳大利亚有吕顺、李明晏、心水、张至璋、张奥列、田地、李洋、唐予奇、张劲帆、洪丕柱、陈静、俗子、郭燕、何伟勇、王若冰、刘澳、婉冰、庄雨、崖青、李涵芳、黄小虹、李照然、李双、阿芳、子轩、林之、林别卓、沈志敏、张月琴、倪立秋、张敬宪、郭毅夫、汤群、海伦、潘华、山林、梁兆松、温凤兰、张志琪等一批作家写过小说的作家。其中,吕顺、李明晏、心水、郭燕、王若冰、刘澳、崖青、李照然等出版过小小说集子。

  新西兰有冼锦燕、林爽、林宝玉、艾斯、大卫王、翁宽、鲁汉、穆迅、陈友椿、妙妙等写过小小说, 林宝玉、林爽稍写得多些,出过小小说集子,其他的属客串性质,量都不大。其中,鲁汉已离开新西兰。不过新西兰中华文联主席冼锦燕做了不少推动小小说的工作,近两年又联系《澳洲讯报》开辟了闪小说专版,建了小小说群。

  瑞士有朱文辉、颜敏如、黄世宜、宋婷、李黎、陈碧云,德国有谢盛友、麦胜梅、穆紫荆、黄雨欣、呢喃、高蓓明、黄鹤升、于采薇、王双秀、昔月、刘瑛依旧、谭绿屏、小宇、高关中,西班牙有张琴、莫索尔、江鸟、陶炼,捷克有李永华,南非有陈盛,比利时有章平,英国有林奇梅,法国有吕大明、小汗、赵曼、杨翠屏,奥地利有俞力工、方丽娜、常晖,荷兰有林湄,池莲子、丘彦明,俄罗斯有白嗣宏,土耳其有高丽娟,波兰有林凯瑜,丹麦有池元莲,罗马尼亚有杨中冰等,还有定居在英国的著名华人女作家虹影也写过小小说。只是他们都属于客串写小小说,写的量都不多,写的较多的有朱文辉、张琴、穆紫荆、池莲子、谢盛友等,朱文辉还翻译出版过德文版的微型小说集子。

  海外小小说作家的作品,因很少发表在中国的报刊上,对大陆读者的影响有限,主要在当地国产生影响。像新加坡的黄孟文、希尼尔、艾禺,马来西亚的曾沛、陈政欣,泰国的司马攻、曾心、杨玲、温晓云,菲律宾的吴新钿、王勇、柯清淡,印尼的袁霓、林万里,文莱的孙德安等都是当地国华文作家协会的会长、副会长与秘书长,刊物主编、副主编,对推动当地国的小说创作就能起很大的作用。

  7、卧虎问: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近年来主要搞了哪些活动?主要推出了哪些新人新作?

  凌鼎年答: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第一任会长是新加坡的黄孟文,第二任是上海的郏宗培,我是2018年在印尼召开的第12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上,当选为第三届会长的。我接手后,搞了若干活动,做了一些实事。

  一、大赛:

  1、策划了“温瑞安杯”第二届世界华文武侠微型小说大奖赛,与天翼阅读、作家网等合作主办;

  2、策划、举办了“新健康杯”第四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暨首届中华传统医学主题微型小说征文;

  3、配合江苏太仓市司法局策划、操办第六届、第七届“光辉奖”世界华文法治微型小说征文大赛;

  4、与澳大利亚的吕顺等作家朋友一起策划、启动了首届全球戏剧主题华语微型小说征文;

  5、与澳门文友一起策划举办澳门首届“莲花杯”全球微小说征文大奖赛;

  6、参与策划“汾酒杯”世界华文武侠小说征文大奖赛;

  7、策划与新西兰中华文联举办“三公爵杯”2021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征文;

  8、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配合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举办第一届“安海杯”菲华微小说、闪小说大奖赛,作为指导单位;

  9、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配合河南渑池作家协会举办“仰韶杯”2021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作为主办单位之一;

  10、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协会协办吉林长春市“卡伦湖杯”文学奖征文;

  11、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协会配合福建厦门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征文大赛,作为指导单位;

  12、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协助四川第四届“阿德杯”世界华文文学征文大赛,作为指导单位(因故未举办);

  13、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协办2020年“趣味口袋杯”全国征文大赛。

  二、主编:

  1、主编《我的中国心——海外华人微经典书系》,共56本微型小说个人集子,涉及到15个国家与地区。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正式出版。

  第一辑:池莲子(荷兰)《在异国的月台上》;艾禺(新加坡)《红蜻蜓》;崖青(澳大利亚)《初吻》;弧笑弦(日本)《我是爸爸,再见》;穆紫荆(德国)《黑发鹦鹉》;今石(泰国)《卖花串的女孩》;老羊(泰国)《芒果飘香的时候》。

  第二辑:司马攻(泰国)《我也要学中文》;袁霓(印尼)《雅加达的圣诞夜》;曾沛(马来西亚)《原创》;希尼尔(新加坡)《青鸟架》;李明晏(澳大利亚)《老人与鸽子》;郑南川(加拿大)《琴和她的妮西娜》;陈盛(南非)《一朵花儿的墓志铭》。

  第三辑:黄孟文(新加坡)《吻别孩子,吻别马尼拉》;董农政(新加坡)《窗外是窗外吗?》;杨玲(泰国)《曼谷奇遇》;郭燕(澳大利亚)《走啊,走》;金梅子(印尼)《客家面》;陈博文(泰国)《书魂》;陶然(中国香港)《撞向枪口》。

  第四辑:黑孩(日本)《傻马驹》;王若冰(澳大利亚)《第37个女孩》;钟子美(中国香港)《隔代灵光》;朵拉:(马来西亚)早上的花》;骆宾路(新加坡)《神来之笔》;庞亚卿(澳大利亚)《谁是澳洲人?》;修祥明(新加坡)《天上有一只鹰》。

  第五辑:东瑞(中国香港)《转角照相馆》;林锦(新加坡)《搭车传奇》;林爽(新西兰)《月如钩》;林子(新加坡)《微澜》;林宝玉(新西兰)《移民路》;李照然(澳大利亚)《甜蜜的巧克力》;马凡(泰国)《放猫》。

  第六辑:冰凌(美国)《蓝色梦幻》;纪洞天(美国)《木偶的新生》;许均铨(中国澳门)《西蒙的故事》;晓星(印尼)《竹竿里的秘密》;周粲(新加坡)《咖啡喝到一半》;马新云(加拿大)《未若柳絮因风起》;贺鹏(中国澳门)《老鼠娶亲》。

  第七辑;张琴(西班牙)《罂粟花前的祭奠》;梦凌(泰国)《豆腐花》;曾心(泰国)《消失的曲声》;林高(新加坡)《数字人生》;家禾三生(加拿大)《独行时间》;碧澄(马来西亚)《诗人的夜》; 黎毅(泰国)《仁心仁术》。

  第八辑:温晓云(泰国)《爱在湄南河畔》;杜杜(加拿大)《玛格丽塔》;融融(美国)《少女凯蒂》;心水(澳大利亚)《飞鸽传书》;方明(泰国)《幸福村的故事》;范模士(泰国)《半斤八两》;郑若瑟(泰国)《情妒》。

  2、主编《天网恢恢——第五届“光辉奖”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精品选》,2019年4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3、主编《法律卫士——第六届“光辉奖”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作品选》,2020年9月在台海出版社出版;

  4、主编《仰望星空——第7届“光辉奖”世界华文法治微型小说大奖赛作品精选》,并撰写代序,2021年8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5、主编世界华文文坛第一本戏剧戏曲主题的微型小说集《唱大戏》,18万字,2019年11月澳大利亚大华时代传媒集团出版;

  6、主编《两地情——新西兰“三公爵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集》,并撰写代序,中国国际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7、主编《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精选》,收录14位作家的98篇作品,约18万字,供日内瓦大学的教授、博士翻译为法文,已翻译好部分作品,将在法国出版。

  8、应约为江苏文艺出版社主编《澳大利亚微型小说选》《泰国微型小说选》《新加坡微型小说选》等3本微型小说选本,约66万字,因出版政策调整,至今没有出版;

  9、主编《牵住“卡西莫多”的手——加拿大华文微型小说选》《狂奔的高跟鞋——日本华文微型小说选》《你是蝴蝶,我是花——印度尼西亚华文微型小说选》三本选本,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因出版政策调整,也没有出版;

  10、《魁北克起司——加拿大华文小小说选》,交台湾秀威出版公司出版,因订数问题,没有出版;

  11、主编《桃花缘——中国大陆教师微型小说选》,交台湾秀威出版公司评估,因订数问题,没有出版;

  12、主编《洗心剑——第二届温瑞安杯世界华文武侠微型小说大奖赛作品精选》,在联系出版中;

  13、主编中国第一本中医中药题材的微型小说选本《岐黄大道》,30万字,2020年11月在力扬文化传播公司印制;

  14、主编《独家视角:2018微型小说精选》收录81位海内外作家的94篇作品,20万字,因书号问题,出版搁浅;

  15、主编《天使的翅膀——澳门“莲花杯”全球华人微型小说大赛优秀作品选》(因故还未出版);

  三、实事:

  1、与北京寓乐湾合作,配合刘斌立举办2019国际青少年微文学盛典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会,为150来位学生当场作文当评委,并为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颁奖。

  2、与滕刚、刘斌立等策划并组织评选了“寓文网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

  3、策划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40位贡献奖的组织、评选工作,组织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40件大事的征集、评选;

  4、策划并操办评选2020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十大人物与十大新闻,正在评选2021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十大人物与十大新闻;

  5与福建《港台文学选刊》合作,开设“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专栏”,为刊物组稿,并为增刊组微电影与电影剧本;

  6、加拿大黄俊雄教授在翻译《中国微型小说选》英译本时,为其推荐中国作家的作品,出版后,协助联系作者,购买样书,收寄样书。

  7、2019年3月,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与香港获益出版社联合出版《幸福来敲门——第六届印华金鹰杯东南亚微型小说创作大赛获奖文集》,为为集子撰写代序;

  8、为新西兰《澳洲讯报》闪小说版组稿;

  9、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与中国寓言学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等一起主办“桃子闪小说集《白开水》首发式暨研讨会”;

  10、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与美国《华府新闻日报》合作,协办“文系中华”联合特刊。

  11、为《香港文学》小小说专号组稿50多篇;

  12、为日本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推荐65篇作品,供选用翻译,在日本《莲雾》杂志发表;

  13、为印尼华文作家协会推荐50篇作品,供翻译,出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选》;

  作家是个体劳动,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有所不同,但主要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创作,写出作品,有了好作品,才有文坛的地位,外部帮助仅仅起一种推动作用。据我知道,这几年来,各国各地区确实冒升了多位有实力有影响的小小说作家,或不断发表作品,或多次获奖,或结集出版,令人欣喜,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不敢居功,也不能说是我们推出的,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而已。

  8、卧虎问: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圈主要有哪些理论家和评论家,产生了哪些有影响力的作品?

  凌鼎年答:小小说、微型小说这文体与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以及散文、诗歌等文体不同,理论没有走在创作前头,也无所谓指导创作。即便在中国国内小小说、微型小说的理论、评论也是相对较弱的,只江曾培、凌焕新、刘海涛、姚朝文、龙钢华、卢翎、刘俐俐、宋桂友、张春、雪弟等不多几个在做理论研究,在做评论。在海外有影响的主要是刘海涛教授、姚朝文教授、龙钢华教授等,像龙钢华教授因为申请到了两个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综合研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百家创作年谱》,一下子提升了微型小说研究的档次,上升到国家级层面,对海外微型小说、小小说作家的吸引力就不再是写篇评论、写篇序了。

  不必讳言,海外很少有教授有学者正儿八经、唯此为大地研究微型小小说。据我了解,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的渡边晴夫教授,他是日本国学院大学退休的教授,从1994年起,参加过11次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是个资深微型小说、小小说研究学者、著名汉学家、中日小小说比较研究专家,他翻译过多本中国的微型小说集子,还出版过《超短篇小说序论》《日中微型小说比较研究论集》《微型小说:发展与交流》等小小说研究专著。他请我为他集子写了代序。

  还有,新加坡的赖世和教授研究过黄孟文等新加坡作家小小说作品,出版过《黄孟文的微型小说世界》《新加坡微型小说史》等专著。新加坡的许福吉2005年出版过《新加坡微型小说评论》,新加坡林高、林锦等也撰写过微型小说作品评论。

  九十年代后期,我收到过的台北师范大学张春荣教授的专著《极短篇的理论与创作》,对海峡两岸的小小说作家有专门的研究,当年是填补出版空白的专著。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穆爱莉教授,多年前据说接受了美国什么基金的一笔资助,来中国进行小小说研究,跑了大半个中国,接触了几十位当年比较活跃的小小说作家,还来过我家,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并没有看到她的研究专著出版,也许已经出版,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9、卧虎问:在微型小说的产业化上,有哪些探索?

  凌鼎年答: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是一个松散的国际性文学社团,自2001年在新加坡注册,2002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成立大会至今,就没有发展过一名个人会员,都是团体会员,也没有收取过任何人一分钱的会费。据我知道,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也没有自己的账号,也就是说研究会不涉及钱。我们开展的活动都是与其他单位合作,学会只负责策划、组织、宣传、实施,评奖、编书等,费用问题由合作单位负责。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与各国华文作协、微型小说学会没有上下级关系,大家都是平等的,做什么事,都是商量着办。与中国作协与省市作协的上下级关系不一样。研究会对各国各地区的微型小说创作只不过起一个指导的作用。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从来没有考虑过产业化,从来没有考虑过赚钱,这不是我们想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团结各国华文作家、评论家,一起推进微型小说这文体在各国的落地开花,鼓励更多的作家关注这文体,参与这文体的创作,因此,我们每年主办、协办若干次微型小说征文,有全国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再就是编辑出版微型小说集子。我们主编、出版过《欧洲华文微型小说选》《大洋洲华文微型小说选》《美洲华文微型小说选》《亚洲华文微型小说选》《大洋洲华文微型小说选•澳大利亚篇》《大洋洲华文微型小说选•纽西兰篇》《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作家微自传》《大陆微型小说女作家精品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丛书等。至于已编好,在出版社还没有出版的还有《日本华文微型小说选》《加拿大华文微型小说选》《美国华文微型小说选》《新加坡华文微型小说选》《新泰国华文微型小说选》《印尼华文微型小说选》等多本。

  另外,我们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文化微小说研讨会”,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文莱、中国、中国香港等召开了12届,原本商定2020年在加拿大召开第13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但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何时恢复,暂时不得而知。

  10、卧虎问: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主要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现状,请谈一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凌鼎年答: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不是行政单位,无所谓考核,也无所谓向谁负责,因为热爱这文体,各国作家走到了一起,写得开心就好,相处和谐就好。学会的领导没有任务,没有指标,一切都靠自觉,靠良心,靠责任感,靠愿为这个文体出力的心。

  如果说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作家队伍的老化,有青黄不接的趋向。东南亚国家因华文教育受到打压,会中文,热爱中文的下一代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原本策划的微型小说进校园,设想先从国内做起,取得经验后,再走进港澳台的学校,走进东南亚国家的华校,本来已经在联系落实了,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这一设想泡了汤。但把小小说的种子撒向华校,撒向未来一代,是我们坚定不移要做的。

  我们常说,有活动才有凝聚力,所以我们研究会每年要有活动,征文就是非常好好的一种形式,即使不见面,但投稿,评奖,颁发荣誉证书等,照样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创作的热情。

  既然我们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那双向交流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把中国的作家、作品介绍到海外,把海外的作家、作家介绍到给中国读者。

  譬如我主编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就出版了56本集子,涉及15个国家的55位作家。类似的丛书我主编、出版过多套了。

  我为多家刊物主持的文学栏目,曾经推介过多个国家的小小说作家与作品。

  中国的小小说作家要走向世界,就要把作品翻译出去。据我了解,中国文学作品要进入欧美主流读者市场,必须有海外的翻译家翻译。我们的翻译家,把海外作品翻译翻译成中文,没有问题,但把中文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文字,硬译的多,海外读者读起来疙疙瘩瘩、别别扭扭,几乎没有多少读者市场,往往成了自娱自乐的自我安慰。

  我在海外有些人脉关系,就多次推荐中国作家的小小说作品,请他们翻译,有的还主编好集子,供他们选择翻译。譬如我给日本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推荐过大量的中国小说作品,供他们阅读,择优翻译。日本的《莲雾》杂志每年一本,已出版了13本,每期都由我代为转寄样书。第14期也将在今年四五月份出版。

  多年前,在我联系下,促成了土耳其东方文化中心翻译中国的小小说,我主编了集子发过去,后来欧凯教授等翻译了几十篇作品,作为了土耳其的外国文学教材。韩国白石大学的柳泳夏教授与他的研究生也翻译了不少中国的小小说,用作教材,也是我推荐的作品。去年印尼在翻译《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选》,我知道后,推荐了不少作品,有的已翻译好了,今年会正式出版。瑞士的日内瓦大学也在组织学中文的研究生把中国小小说作品翻译为法文,我闻之后,主编了一本《中国小小说精品》,供他们阅读、选择、翻译。从反馈信息看,已翻译了多篇,有望今年在法国出版。

  我还与俄罗斯汉学家保持了联系,进行了沟通,希望促成翻译,已达成初步意向,有望落实。德文小小说集子的翻译也从达成意向,到正式签约出版合同,将在奥地利维也纳出版。

  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做,不急功近利,放眼未来,一点点来。只要不说空话,踏踏实实去做,总会看到成绩,看到希望的。

  2022年元月6日于太仓先飞斋

  作者简介:

  卧虎,作家、编辑、策划人。先后在县城、省城、京城等从事新闻和写作30余年。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创始人和1——14届负责人,开创小小说网络教育先河,网上发表小小说教学相关文章万余篇。

  作者简介:

  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作家网副总编,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特聘副总编、美国小小说总会小小说函授学院首任院长、苏州健雄学院娄东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苏州市政府特聘校外专家、中国微型小说校园行组委会主席、讲师团团长。曾任美国“汪曾祺世界华文小小说奖”终评委、香港“世界中学生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总顾问、终审评委、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说)评委会副主任、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文小说终评委、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终评委等。

  在《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人民文学》《香港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过6000多篇作品,1100多万字,出版过英译本、日译本、韩译本、汉英对照本等个人集子61本,主编过238本集子。作品译成英、日、韩、法、德、泰、俄、土耳其、西班牙、维吾尔、波斯文、菲律宾文、马来文、越南文等14种文字,16篇收入日、韩、美、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香港的大学、中学教材,另有作品收入海内外590多种集子。作品集进入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鲁迅奖作品公示,获《小说选刊》“茅台杯”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首届叶圣陶文学奖、首届吴承恩文学奖、首届蔡文姬文学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国际东方散文奖、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事业推动奖、7次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一等奖340多个奖,在以色列获“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主席奖”,在日本获“日中文化艺术交流大奖”,在泰国获泰国文化部、亚洲文化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泰中国际微电影展”奖,被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UNITAR周论坛组委会授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创新发展领军人物金奖”,被美国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授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师”奖。

  应邀去过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加文学活动与其他活动,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20多个省市讲课。有数十本集子入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文图书馆等。央视国际频道、10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台,上海东方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以及美国蓝海电视台、美国中文电视台、澳洲sbs国家电台、澳亚民族电视台,《中华英才》《世界英才》《中外名流》杂志等多家海外媒体采访报道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432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