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读书

特写 | 胡小石行书《杂题〈滇绎〉》诗卷

  题记:胡小石先生行书《杂题〈滇绎〉》诗卷是一件诗书合璧的艺术精品。原为胡先生第三子令闻先生藏。2007年胡令闻先生在美国去世,两年后令闻先生的夫人将这幅诗卷转赠给胡小石先生的外孙杨世雄先生。2023年春疫情解封后,杨世雄先生在回国探亲之际,将这幅珍贵的书法作品带回捐献给了南京大学图书馆。

胡小石行书《杂题〈滇绎〉》诗卷(杨世雄图)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月,胡小石携带家眷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漫长岁月。“君看急管哀弦里,尽是亡家破国人”(胡小石《白华邀同仲子、確杲诸公听董莲枝词,喜衡如新自成都至》其一),八年抗战的国仇家恨,在胡小石的学术研究和诗歌、书法创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自作诗《杂题〈滇绎〉》就是书写于这一时期集中体现胡小石思想的一件艺术珍品。

  抗战期间,胡小石曾于1939年和1940年两次受聘为云南大学教授并兼任文法学院院长,《杂题〈滇绎〉》诗卷便与他在昆明这两年的经历有关。诗卷共三纸,每纸均长60厘米,宽25厘米,落款为“壬午中秋前六日书此与三黑”,“壬午中秋前六日”为农历八月初九,即公历1942年9月18日。1941年2月,胡小石接受白沙女子师范学院院长谢循初(1895-1984)聘请担任该校教授,从重庆移家至江津县白沙镇。“书此与三黑”中的“三黑”是胡小石第三子胡令闻的小名。胡令闻1922年在南京出生,当时随家人西迁,是重庆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三年级学生,他于1943年中大毕业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分别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副教授、教授、退休后为荣誉教授。直到2007年去世,胡令闻一直将父亲书写的这幅诗卷带在身边,这或许是对共同经历过的那段国破家亡、背井离乡日子的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诗卷后“光炜”私印和“白沙”闲章,是胡小石在白沙时期常用的两方印章。

4.webp.jpg

胡令闻在重庆中央大学读书时的学籍表(南京大学档案馆藏)

  《滇绎》是近代一部有关云南历史和掌故的名著。作者袁嘉榖(1872-1937),字树五,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县人,长期执教于私立东陆大学和云南大学,著述宏富,遍及四部,是晚清民国间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滇绎》借鉴了清代学者马骕所撰《绎史》纪事本末与史事考证相结合的体例(《滇绎》卷四提及此书,有“暇阅滇馆中《绎史》,即余所换之浙本”云云),“凡关于滇事者,随见随采,随采随编,正其伪误,补其缺略”(王灿《滇绎·序》),是研究滇文化的必备之书,1923年东陆大学铅字排印出版。胡小石这组诗最初即题写在这部书上,故名“杂题《滇绎》”。

5.webp.jpg

胡小石旧藏《滇绎》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史梅图)

6.webp.jpg

胡小石旧藏《滇绎》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史梅图)

  1962年胡小石去世后,家人遵照遗言将他的全部藏书共计一千七百馀种捐赠南京大学图书馆。承蒙南大图书馆史梅馆长告示,这部《滇绎》果然在胡小石捐赠的书籍之内,书上盖有“夏庐所藏金石书画图籍”朱文长方印。翻检此书,《杂题〈滇绎〉》诗卷上的第二至第九首赫然题写在《滇绎》书页的空白处。与诗卷对比,这八首原稿在字句上有所不同:

  第二首“断魂翠湖月”原题于《滇绎》书名页背面。“六月”原稿作“大暑”。诗末书“又题”二字,下落“光炜”朱文方印。无自注。

7.webp.jpg

胡小石旧藏《滇绎》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史梅图)

  第三首“龙泉昔观雨”,“松”原稿作“㮤”,是“松”的异体字。自注:“病不已,更题。”该诗题于《滇绎》书末“乡后学王家亮谨跋”下一页的空白页。

8.webp.jpg

胡小石旧藏《滇绎》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史梅图)

  第四首“丹茶涌殿脊”,“及”原稿先作“傥”,后删改为今字。自注:“太华寺山茶,明代植,冬时万花。”第五首“苍然黑龙潭”,自注:“卧疾瘴村,念滇游之胜。”以上二诗题于“龙泉昔观雨”诗的下一页。

9.webp.jpg

胡小石旧藏《滇绎》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史梅图)

  第六首“呵图问石林”,“呵图”原稿作“湘累”,后涂去改为“呵图”;“茫茫解谁索”原稿作“妙解今谁索”,诗后无自注。第七首“醉柏自婆娑”、第八首“翩翩下凫鷖”和第九首“亡国罪女子”三首皆无异文,亦无自注。以上四诗,题于“丹茶涌殿脊”和“苍然黑龙潭”二诗的下一页。

  胡小石有在所读书籍上题诗的习惯,以上八诗便是他在阅读《滇绎》时即兴书写下来的。从后来《杂题〈滇绎〉》诗卷上的这八首诗自注来看,题咏的七处景致都是他亲身游观过的,第六首所咏庄蹻也与他自己从事的楚辞研究有关,因此这组诗虽然以读书为题,但都能贴近本人的生活和游历,读起来十分真切感人。

  原稿体现出胡小石这幅诗卷的创作经过。第五首自注:“卧疾瘴村,念滇游之胜”,“瘴村”系指胡小石全家租住在白沙镇南郊农家的简陋住所(胡小石命名为“白苍山庄”),这八首诗当为1941年以后题于白沙僦居。随后胡小石又接续创作了五首诗,主题与前面八首相同,也都是怀念“滇游”之作。最终写成诗卷时,遂将第五首的自注移置于第一首后:“臥疾荒居,想昔游之胜”,从而领起全篇。因此,从形式上看,《杂题〈滇绎〉》是一组五言绝句连章诗,十三首如一首,为胡小石精心撰构:以清滇入梦起,以赤滇当咏结,首尾呼应;中间分别题咏两年中在昆明的所游所见和所思所感:翠湖、黑龙潭的自然山水,龙泉、邛竹寺观胜景,庄蹻、陈圆圆、郑一斋诸古今人物,太华寺山茶花、黄龙山晋柏、杨林肥酒、三泊龙头琵琶等地方风物。

  吴白匋上世纪八十年代所辑《愿夏庐诗钞》,搜录了不少胡小石写于昆明的作品,但这组诗却未见收入。在这组连章诗里,胡小石完整地回顾了1939-1940年间的游滇经历,对于了解抗战时期云南的风土人情以及胡小石个人的学术交游、思想感情具有重要的价值。

  胡小石致力于楚辞之学始于二十年代初,以后长期在大学开设“楚辞”课,从名物、训诂、宗教、神话等多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胡小石在云大任教时,一边讲授“楚辞”一边撰写《楚辞郭注义徵》,他敏锐地注意到古滇国的历史与屈原生活的年代相近。《杂题〈滇绎〉》第六首:“呵图问石林,其事缘庄蹻。滇风通楚赋,茫茫解谁索。”自注:“庄蹻开滇,屈原赋骚,为同时人同时事,释屈辞有数处当以此义通之。”《滇绎》卷一《报功祠》云:“庄蹻,楚人入滇、王滇,在战国时。《史》《汉》所纪滇事最早之可信者。”《新纂云南通志》卷二《大事记》引《汉书》:“俗好鬼巫,多禁忌。”袁嘉榖案语云:“《汉书》载牂牁郡俗好鬼巫,《通典》载俗好巫鬼禁忌,而《南中志》亦言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此当为滇俗之旧。滇本有初民土俗,楚兵南集,加以《天问》呵壁,《九歌》祀鬼诸神话,宜如《汉书》所云也。”由此可见,屈原楚赋与古滇国的风俗确实多有相通之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曾昭燏《南京大学教授胡(小石)先生墓志》云“先生合史学、经学、文学三者以讲《楚辞》”,深厚的国学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使其治学触类旁通,莫之与京。

  从内容上看,《杂题〈滇绎〉》大都为纪游怀人之作,但其中也寓有“哀故都之日远”(胡小石抗战时期所用闲章)的家国之悲。第十一首:“水国似江南,登楼暮惆怅。画桡蛮女歌,不畏白头浪。”首句看似轻轻一提,但哀忆江南的情绪已婉然涌上心头。1940年胡小石在昆明填有《点绛唇·饮彝斋湖庄》词:“暮色留人,登楼一片江南水。望乡何处,烟柳非耶是?    斫鲙烧灯,尊畔情如沸。休辞醉,悲来能喜,倾尽珍珠泪。”乡关何处?莫不感泪惊心,正与诗中之意互见。诗末自注:“草海郑彝斋别墅,极清旷之致。彝斋为人豪迈有远识,前岁中秋与苏宇、鸿寿饮其墅楼,谈笑至酣。今死矣,念之腹痛。”郑一斋(1891-1942),云南玉溪人,祖籍南京,著名爱国工商业者,与胡小石交往颇多,但不幸1942年8月因车祸在昆明去世。一斋去世月馀,身在白沙的胡小石正卧病荒村,时秋风渐凉,叹旧游之零落,念无家之可归,辗转绳床,不能成寐,起书诸诗,用以寄怀。

  吴白匋将老师胡小石的书法分作三期,“第三期始于倭乱中移家白沙之后”,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碑体方笔作二王体行书,结体布白,开合变化,“为其书法成熟期”;这一时期,“又因倭寇猖獗,首都沦陷,国府政治腐朽,通货膨胀,知识分子几成饿殍,先师蒿目怵心,乃将忧国哀时之情,抑塞不平之气,一一泄之于笔墨,于是书艺更加险绝坚苍,破空杀纸,力可屈铁矣。”(《胡小石书法选集·前言》)吴氏所论真得乃师书学心迹!一如胡小石的老师李瑞清辛亥国变后改名易冠,书法上创用涩笔而行之以顿挫之法,胡小石晚期书法的变革则始于炮火连天的抗战烽燧之中,运笔雄强,笔势苍劲峭拔,这卷《杂题〈滇绎〉》正是他这一时期书风的鲜明写照。

  胡小石常常勉励学生要兼有“儒林”“文苑”之长,既能做学术研究也能进行文学创作;1935年,他赞扬老学生钱用和能合“文学”“政事”于一身:“昔安定先生教授湖州,为诸生立科条,分经义、治事二斋。后世或误以文学、政事二者为不可合,实则古之君子,以事功显者,其人往往闲辞令,多文采。”(《〈韵荷存稿〉序》)而这些其实也是“夫子自道”之语,胡小石不仅在学术、诗词、书艺上成就卓著,俨然一代宗师,同时亦具治事之能。1940年担任云大文法学院院长时,为使学校躲避日机轰炸,他受命前往嵩明县考察并选定云大新校址。至于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前夕,他挺身而出,力阻中央大学南迁的护校之功,那自是后话了。

  致谢:南京大学档案馆馆长吴玫女士。

  

  附:胡令闻先生简介

  胡令闻(1922-2007),浙江嘉兴人,1922年1月28日生于南京,是胡小石先生的第三子。抗战时期随家人西迁重庆,1939年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194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分别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留校任教,在机械工程系任副教授、教授、退休后为荣誉教授。2007年9月11日因病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胡令闻先生曾于1976年和1990年回国探亲。1990年6月,南京大学举办胡小石、陈中凡、汪辟疆三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胡令闻先生夫妇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会议,并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设立“胡小石教授图书基金”。

3-230423104014b0.webp.jpg

1990年胡令闻先生回国时在胡小石先生墓前留影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5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