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卢靖愉
11月30日至12月3日,浙江省第二届全民手机摄影周在临海河头镇殿前村举办,57个展览、2387幅摄影作品“嵌”入村子的角角落落。
艺术和乡村,看似有“壁”的两个词,在此成功建立联结。艺术乡建这一课题也被重新提及,那艺术乡建究竟由谁来建?怎么建?又如何持续?带着这三个问题,记者走进临海乡村。
“长”于乡土
何为艺术?根据《说文解字》解释,“艺”是指农业种植活动,“术”有方法、技术之意,可以理解为艺术是从乡土里“长”出来的。
在殿前村看展就有这种感觉,风格各异的摄影作品散布在瓜藤下菜地里,藏于幽静的小巷里,倚靠在断壁残垣之上,如同从村子的各个空间“生长”而来。
看完后还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任何地方都可以办展,任何人也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创作者。
而这也是浙江省文化馆摄影干部、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本届摄影周活动总策划刘智宁的初衷:“随着手机摄影走进千家万户,我们既要打造高端专业的摄影平台,也要面向基层,面向百姓,做大众的、接地气的摄影活动。”
既然举办活动是为了推进全民艺术普及,那何不让本村村民就地接受艺术陶冶?于是,一场试验在村里悄然展开。10月,村里举办了4场手机摄影培训班,授课对象全是这个村的村民。“艺术乡建就是应该找机会让村民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河头镇文化员、殿前村驻村干部陈宥蓉说。
当地还专门为“本土派”摄影者也办了一个小型展览,将精选出的30多幅摄影作品悬挂于村委会小院的树上,内容多是村里的自然景物、生活片段。从这些带着“村味”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这是村民集体参与艺术乡建的一次生动实践。
因“村”制宜
村口的古树群仍在用年轮记载着这个村的光阴流转,始建于光绪年间的老戏台至今戏音袅袅,上砖下石的老房子里留下了一代代村民的生活痕迹……
在这样一个宁静缓慢的古村落,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总策展人范顺赞给出因“村”制宜的思路:“我们将摄影作品与整个村子的空间进行碰撞,装置也尽量就地取材,比如我们会把作品与晾衣架、窗户这些极具生活气息的事物结合,也会把旧门板作为背景板,展现时间的跨度,把古树洞打造成‘解忧树洞’,结合家庭影像作品,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感受。”
因地制宜地进行艺术乡建,这在临海早有实践。如汇溪镇浚头村,古建就是最大标签,当地通过打造古建文化广场,建成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修缮黄氏古民居,开办古建技艺学堂,制定“溪小匠”研学路线等,把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作为最接地气的艺术语言。
再如小芝镇龙岙村,以非遗项目“府城迎亲婚俗”为根本,组建“毛家班花轿”班底,打造花轿婚俗馆,开设技能传授班,让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花轿婚俗文化重新点燃大众的集体记忆。
挖掘乡村本来的生活面貌和艺术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叠加现代语境、强加城市语言,这就是笔者在解码临海艺术乡建时的深切体会。
持续“点亮”
有这么多古村落,为什么是殿前村?
“因为这里这么美,但游客还不够多,也是因为游客不够多,所以我要来,用一场精彩的艺术活动点亮它。”刘智宁前后走了近10个古村落,打动他的正是殿前村始终保持着古朴纯粹,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却未被过度包装开发。
这个“点亮”的过程,是艺术乡建的过程,把艺术植入乡村,将乡村变成艺术空间,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点亮后的村庄会不会随着活动结束而熄灭,好不容易吸引来的游客会不会又走了?
对此,临海在江南·溪望谷乡建时就已有过思考:不能单靠艺术活动植入,要通过文旅产业结合激发艺术乡建的内生动力,既要让村民能参与、能认同,也要让村民有所得。
于是,当地一手打“文艺牌”,启动一系列“溪望计划”,联合高校学生和独立艺术创作人,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与动人故事;一手广发“英雄帖”,吸引露营基地、茶创空间、村咖等业态入驻,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也在此成立岙底罗创作基地,打造了“今有光乡村创意空间”。如今,江南·溪望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600万元,沿溪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0万元。
今年,殿前村也开始布局自己的文旅产业,投入20多万元在村口不远处的河岸边打造露营基地,引入“三月旷野”运营团队,以按比例分红的方式合作经营,还与羊岩山景区形成联动,将古村落游线补充到茶文化文旅线路中。
“一个展览让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村,一个营地也让越来越多人来到我们村,村子更有盼头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善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