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开拓花木新销路、绿色水产念好养殖“低碳经”、生态循环农业将废弃物变为“宝物”、多产联动的立体农场“生金吐银”……如今,宿迁乡野碧绿、树木葱郁,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唱响。
良好的生态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金融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抓手。近日,宿迁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迁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以及全市相关银行和保险机构业务负责人等成立调研组,赴我市各县(区)、市洋河新区、市湖滨新区开展生态产品绿色金融支持调研,以实地调研为绿色金融发展开路。
年产各类“多肉”植物近2亿株,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这是沭阳县苏台花木产业示范园交出的“成绩单”。作为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专业生产基地,近年来,苏台花木产业示范园围绕“创建中国花谷核心区·打造‘三园’建设示范镇”的总要求不断增资扩产,一期、二期项目累计投入1.8亿元,正在筹备的三期项目计划投资5300万元,将建设农文旅项目、体验式花木展馆等。
苏台花木产业示范园是沭阳县聚力打造“中国花谷”、加快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沭阳县积极探索花木产业转型机制,推动花木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美丽经济”。
以位于沭阳县刘集镇的金海棠农业园为例。依托占地1800多亩的海棠种植基地,金海棠农业园先后举办了7届海棠文化节活动,累计吸引游客30万人次,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为了进一步打响知名度,金海棠农业园计划通过贷款完善基础设施,并培育高端品种海棠,以“花木+电商+直播”的模式,加速将海棠销往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主播成为新农人、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
在宿豫区新庄镇杉荷园片区,不仅有占地825亩的杉荷园核心区,而且有袁家村·宿迁印象景区。围绕“漫田杉荷”主题,宿豫区计划依托杉荷园片区深入挖掘本地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形成文化体验轴、田园生活轴以及宿迁印象园、荷荡野趣园、鹭鸟杉荷园、快乐稻香园的“两轴四园”格局。“目前计划融资3亿元,对杉荷园片区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升级,推动新庄镇区域旅游从观光走向休闲、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宿豫区发改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近年来,宿豫区高度重视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业态模式。位于该区曹集乡的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原本只专注金银花种植,后来明确了工业化、项目化发展思路,围绕“卖花卖根又卖景”,与京东集团、国药集团合作,深挖金银花全生命周期价值,全力构建金银花全产业链,走出一条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路子,让金银花成为百姓的“致富花”。
花木产业欣欣向荣,水产养殖业蒸蒸日上。作为全国唯一具有“两河两湖”地理标识的设区市,宿迁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滋养了水产养殖业。
位于市湖滨新区的骆马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以霸王蟹养殖为核心,深入拓展品种技术研发、苗种繁育、精品养殖、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条,与京东集团开展深入合作。目前,骆马湖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向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大步迈进。
市湖滨新区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在深入打造百亿级生态河蟹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高品质河蟹为主、鮰鱼等特色水产品为辅的高效生态水产养殖业。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鮰鱼基地,苏渔生态循环水养殖基地积极探索打造可复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渔业模型,摸索出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养殖尾水通过净化区生物净化,基本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于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除了坐拥骆马湖的市湖滨新区,背靠洪泽湖的泗洪县在水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上也积极探索。泗洪县洪泽湖大圆塘垂钓中心为生态“插上”竞技体育的“翅膀”,通过开展多样化垂钓赛事,拉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带动周边群众就业,拓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从探索实践经验来看,近年来,泗洪县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搭建平台、政府性担保机构参与、银行机构市场化放款的“生态农融仓”赋能机制,并成功发放“绿票贷”,实现“绿票”交易闭环。同时,该县在“绿社”经营、生态产品认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资产包”融资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了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物超所值,泗洪县康源水产科技养殖协会积极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由协会负责会员的资质审查并为会员背书,银行针对协会的会员降低门槛、优化程序、开通“绿色通道”。5年来,泗洪县康源水产科技养殖协会为会员协调生产资金1.2亿元,成功带动物质类生态产品“溢价”。
在泗阳县,调研组一行同样感受到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动力。宿迁华之珍农产品有限公司和泗阳鸿丽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不约而同走上生产生物质颗粒的道路,将菌渣、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加工成生物质颗粒,或处理成有机化肥还肥到田,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作为全球首家践行零碳行动的纤维企业,位于泗阳县的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50万吨项目全面投产后,再生纤维产能将占全球总产能的40%,年可回收利用超过300亿个废弃塑料瓶,减少约120万吨碳排放。
位于市洋河新区的斯味特果业有限公司是本次调研的最后一站。据斯味特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介绍,该公司落户市洋河新区以来,累计投资10亿元,建成占地7000余亩的现代化果园,是目前我省规模体量最大的现代化苹果园。该公司现代化果园的机械化程度高达70%,先后引入欧式矮砧密植、自动化灌溉、绿色防控(防鸟防雹网覆盖)等技术,每年每亩土地节省肥料和农药约500元、节约人工成本700元,每亩增产超过30%。
调研组一行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一路调研、一路思索。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调研对于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夯实绿色“家底”,探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新模式,引导“绿”“金”擦出新火花。(王柏杨 陈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