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泾县锚定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目标,在提升交易监管效能与服务品质上持续发力,力求在行业内树立新标杆。
升级交易服务,构建高效便捷平台。深度整合各方资源,以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依托,大力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体系建设。这一举措实现了交易服务“一网通办”,让繁琐事务变得简便快捷;数据“一网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场地预约“一键申请”,简单高效。所有进场交易项目均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信息全程留痕、可溯可查。全年累计91个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不见面开标”,成交金额达12.96亿元,“不见面”开标率达100%。交易信息录入快速准确,开评标服务不分昼夜,为交易各方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极大地优化了市场主体的交易体验。
加大监管力度,严守公平交易底线。自3月起,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对招标文件进行全量检查。全年共审查77个招标文件,占项目总数的95%,及时发现并整改1项违反营商环境评价的问题,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在标后履约监管方面,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创新推出标后履约联合检查模式。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为公共资源交易打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完善管理体制,确保交易公正透明。大力推行“工位制分散评标”模式,通过对交易场地进行“物理隔离”,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显著提高评标效率和公正性。全年已开展162次工位制评标,其中主场62次,客场100次。同时,积极推进实名制投标工作,在投标关键环节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从信息提交、验证,到现场核验以及数据库建立,对投标联系人、法定代表人及拟任项目负责人进行精准身份验证。全年已在27个项目中成功应用,为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化、透明化发展筑牢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