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

首页>地方频道>淮南

倾情关爱传薪火 春风化雨育新苗

倾情关爱传薪火 春风化雨育新苗——市关工委2024年工作综述

关心下一代,汗水浇未来。2024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线,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青少年所需,在强基赋能、“五教”统筹、宣传调研等方面持续发力,主动作为、探索创新,以扎实举措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市关工委荣获2020-2024年度全省关工委宣传报道工作突破奖;凤台县城关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修朗荣获2024年度全省关心下一代“十佳五老”荣誉称号;市关工委文化教育总结材料在全省文化教育工作会议作交流发言、八公山区山王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郑文卿在全省关工委“乡村振兴·关工助力”专题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寿县孙大光纪念室、凤台县抗日民主纪念园、廖家湾革命纪念馆被省关工委命名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坚持立德树人,凝心聚魂培育时代新人

一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线任务,深入开展了“放飞中国梦、传承红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统筹推进法教、科教、家教以及文化教育,持续夯实青少年一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全面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深入推进“百、千、万”教育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关工委“五老”宣讲报告团工作的意见》,全市各级关工委成立报告团212个,开展宣讲活动54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1万余人次,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广泛开展“礼赞新中国·争做好少年”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历时2个多月,县区参与覆盖面达100%,共收到参赛征文336篇,以实际行动唱响时代主旋律。举办市直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青年知识竞赛,激励和动员机关青年全面投身深化改革,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全市各级关工委聚焦重点任务,联合相关单位,广泛开展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持续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田家庵区淮河中学等六所学校被省青法办授牌全国“法治实践教育特色校”。组织开展了第四届“阅读伴随我成长”演讲征文活动,引导青少年从阅读中汲取智慧,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开展了第六届“科技点亮未来——青少年科普教育走进基层”活动,进行气象科普、新能源科普、应急科普,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热情。举办“弘扬好家风·五老育新人”家庭教育报告会、家庭教育师资培训班,有力提升了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筑牢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体系

一年来,市关工委以“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按照“调整、充实、建设、提高”的总要求,锻长补短、培植亮点,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加强统筹谋划,年初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意见》,按照“五好”标准,重点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五老”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自身建设。在凤台县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暨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交流经验、观摩学习,推广建设年活动优秀经验做法,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高标准调研督导,深入各县区进行调研,协商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打造体系完善、覆盖面广和凝聚力强的基层组织网络。

服务中心工作,持续擦亮关工助力名片

一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凝聚“五老”力量,在乡村振兴、创建文明城市、关爱下一代方面展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

助力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全市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关工委工作联系点的示范作用和“双创”青年典型带头作用,一年来共召开建言献策专题座谈会160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3220余条。“五老”参与办学类培训班133期,共培训青年农民11723人次。助力全民创城展现新作为。全市各级关工委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积极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文明劝导、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以实际行动提升创建水平,擦亮城市文明形象。关爱帮扶青少年取得新拓展,深入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市关工委六一前夕前往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淮南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开展慰问活动,全市各级关工委制度化推进日常关爱、节日慰问、奖学助学,动员“五老”结对关爱3100名青少年,给7468名困境儿童送去温暖,资助金额达268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自身履职更加规范高效

一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关工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全市各级关工委坚持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全年共组织理论学习24次,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会10次。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全市各级关工委以提质增效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互学交流,实现互促共进。同时,加强调研宣传工作,《光明日报》刊登退休教师杨维云通过视频公益直播课教读普通话的事迹,《中国火炬》刊发寿县堰口镇关工委小红帽爱心服务队光荣事迹;组织调研活动112次,形成工作指导意见300余条、调研报告10余篇,其中报送省关工委4篇。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王凤语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