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桐为代表的林荫大道是南京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但从每年4月开始,季节性果毛飘絮一定程度上给市民的出行及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记者从4月9日市绿化园林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南京主城区计划治理道路200余条、法桐4.8万余株。2024年果毛飘絮预报系统也于当天正式上线,市民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出行路段的飘絮情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应对“毛毛雨”,南京形成综合治理模式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打针法”,到2005年尝试用高压水枪冲掉法桐树上球果中的“毛毛”,再到通过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悬铃散”治理飞絮,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南京的果絮综合治理模式主要为“夜间吹絮+修剪控絮+预报防絮”。
从2019年开始,每年4—6月,园林部门在夜间使用高射程喷雾机,利用喷雾机的大风力和带水雾的功能,将已成熟欲脱落的果絮吹下来,次日飘絮量有明显减少。记者从市绿化园林局官网看到,4月9日夜间,主城区共有48个路段进行了吹絮作业。
法桐果絮治理属于世界性难题,南京园林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治理新途径。“比如在新修道路旁,鼓励种植榉树、朴树、无患子等不飘絮、遮阴性较好的乡土适用树种。”市绿化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处处长臧廷亮说,大规模替换已有法桐解决飘絮问题,短期内难以做到,但新种行道树已经在尽量避免类似烦恼。今年初市绿化园林局发布《南京市悬铃木行道树保护和有机更新技术导则(试行)》,进一步规范指导各区因地制宜、科学适度开展法桐保护及更新工作,同时指导各区按照要求开展法桐行道树常态化消险修剪,有效减少飘絮,降低安全隐患。
4月3日起,主城区已全面启动夜间治絮工作
臧廷亮表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夜间吹絮的确是一种良好的物理治絮方式。今年市绿化园林局将继续指导各区采取雾炮车吹絮、洒水车冲絮、扫地车扫絮的“吹冲扫”组合治理模式开展夜间治理工作。
每到夜间,园林部门就派出“大武器”上路治理飞絮。走在最前面的是雾炮车,主要作用是把毛絮从树上吹下来,后面的洒水车负责把这些毛絮冲到路边,最后是扫地车,负责把冲到路边的毛絮收集并清理掉,形成“连贯动作”。
南京主城区现有各类行道树44.2万株,其中法桐8万余株。为有效控制树木生长高度,降低来年球果基数及飘絮量,去年全市共完成2356株法桐行道树常态化消险修剪,涉及道路62条。今年主城区计划治理道路200余条、法桐4.8万余株,同时,各区也将根据去年法桐修剪更新情况,科学排定治理路线。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3日起,主城区已全面启动夜间治絮工作,后续将结合飘絮预报及天气预报情况,合理安排吹絮工作计划,定期在飘絮预报系统上进行公布。
果毛飘絮预报系统上线,增设3个微气象站
2024年法桐果毛飘絮预报系统也于昨天正式上线,市民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出行路段的实时飘絮情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减少飘絮影响。系统查询通道分别是市绿化园林局官网、官微及江苏气象微信公众号。
在提升飘絮预报精准度方面,省气象服务中心公众科科长单婵介绍,今年在中山北路、黄埔路、解放路等3条飘絮观测路段增设了3个微气象站,“微气象站能够精准采集目标道路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等气象要素,此类精确到道路的气象监测数据相较于站点气象数据和网格预报产品更为准确,为构建飘絮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储备,将进一步提升飘絮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南京共有74条主城区道路纳入飘絮预报系统。单婵介绍,根据2023年各区法桐动态修剪情况,今年将对系统内涉及的40余条道路法桐基础数据库进行更新,让飘絮预报更贴近道路实际、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