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正经历近十年来12月最长冰冻期 迎战寒潮冰冻,我省力保农业生产
记者12月20日从浙江省气象部门获悉,浙江省遭遇极端寒潮可能性增大,全省多地已相继发布低温橙色预警。受冷空气补充影响,12月21日至22日,全省气温较低,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4℃至7℃,早晨最低气温沿海地区-2℃至0℃,有薄冰,其他地区-6℃至-3℃,山区-10℃至-7℃,有严重冰冻。这是近十年来,浙江在12月经历的最长冰冻期。
本次低温冰冻天气过程(21日至26日)可分为两个阶段。21日至23日三天日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在0℃以下,山区更低;24日至26日,白天气温缓慢回升,但早晨气温仍较低,全省大部最低气温-3℃至-1℃、山区-7℃至-4℃,日平均气温大部0℃至3℃。
“本次寒潮过程,我省大部分地区达到了寒潮和强寒潮等级。”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告诉记者,在目前气候变化趋势下,寒潮次数减少,但强度增强,出现极端寒潮的可能性增大。寒潮过后,还有冷空气补充南下,天气晴冷,最低气温会创今年入冬以来新低。
对于本轮寒潮将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农业农村厅派出多支专家工作组,实地开展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现场指导服务。据了解,来自省农技推广中心、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省水产推广站的9名农艺师、工程师分赴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等地农林渔牧一线,走访水果、蔬菜、对虾、生猪等领域农业生产主体。
在溢华水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区,专家组了解到,当前温度条件下南美白对虾难以生存,出现不少养殖户集中抛售导致价格下滑等问题。部分主体采取设施小棚养殖,进行水体加温,虽可保障对虾生存,但造成养殖成本上升。对此,专家建议养殖户提早储备饲料、增氧剂、消毒剂、应急燃料、抢险设备等,以备应对突发状况,降低损失。
“低温天气对农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据生产主体反映,这些影响均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本轮寒潮天气尚未形成受灾,相关主体的防御举措也较为有效,各地农业生产均正常开展。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发挥农业防灾减灾应急服务专家库的作用,多渠道发布预警提醒信息和防寒防冻技术举措,第一时间通知农户,线上线下开展指导;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鲜活农产品生产、市场动态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确保鲜活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浙江日报 记者 张源 来逸晨 通讯员 张晓晨 裘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