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抓好政策落地,提振发展信心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生产下滑企业为重点,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及时预警苗头性、突发性重大问题,增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切实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围绕市“532”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夯实“两新一智”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两新一智”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0%。广泛宣传、积极落实各级惠企扶持政策,争取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贷款贴息、信息化、科技发展、技改补助等专项资金支持,提振企业信心。
(二)聚力转型升级成效,夯实产业质态
聚焦“智改数转”,做好2024年“智改数转”诊断区级诊断工作,将企业上云、场景建设、项目申报等工作与诊断服务有机统一,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轻量化、易维护、可复制的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放大“智云天工”项目平台虹吸效应,加快全区工业“+互联网”实施步伐,努力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年力争增创省级智能车间(工厂)3家。发展专精特新,持续做好专精特新企业的梯次培育工作,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对标各级专精特新要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努力向产业链中上游攀升,力争到2024年末全区专精特新企业超100家。鼓励工业技术改造,着力增强自动化能力,降低生产能耗,计划推进重点节能项目;助力企业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培育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3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
(三)合力推进纾困帮扶,破解发展难题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对省市重大项目坚持挂图作战、精准发力,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时限,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原因症结,采取精准管用举措,主动靠前服务化解,不断提升重大工业项目要素保障水平,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新的工业经济支撑,带动有效投入稳步上涨。搭建银企、政企对接平台,通过向金融机构推介民营企业等多种形式创造合作机会,纾解银企信息不畅的问题。支持民营企业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等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针对性的举办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开拓、上市融资等专业培训班,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家参加学业深造和专业提升,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四)着力提升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学习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查摆差距和不足,持续解放思想、转换思路、更新观念,进一步提升抓民营经济的本领。完善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下沉”企业靠前服务,看实情,问需求,解难题,以优质服务扩大有效投资、集聚生产要素、促进动能转换。抓好人才建设,探索建立工业企业人才信息库,邀请专家等专业人员组织和指导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积极做好各级人才项目推荐上报工作,让企业和人才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为民营企业发展搭建绿色通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促进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