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区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海门工匠人才培育工作计划敲定,今年全年计划培育100名工匠人才。
据悉,此次工匠人才培育计划将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制造业实体、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重点关注在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等技改一线、研发一线、创新一线的技术工人、技能人才,兼顾传统产业、文教卫系统、非遗等领域的能工巧匠。海门工匠人才培育对象人选需满足以下条件,即在海门就业或创业,且在相关技术岗位工作累计满3年;思想政治素质较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自愿参与职业院校和企业产学研合作;专业素养、技术技能素质较高,善于钻研,敢于创新,在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上具有明显发展潜力;品行端正,作风优良,群众认可度较高;年龄不限。
去年以来,海门区总工会联合区人社局针对工匠人才培育,推出“抓好日常储备”“突出政治引领”“拓宽实训平台”“强化竞赛赋能”“鼓励创新创造”“推进名师带徒”“优化育匠环境”“落实激励保障”等措施,上下联动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双过硬”,扎根生产一线,在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上有发展潜能的工匠人才,助力实现人才强区、制造强区的战略目标。今年,区总工会将面向选树出的工匠人才推出多项培育措施,包括依托工匠学院等各级各类平台,举办公益讲堂、学历提升等项目,对技能人才进行多维度培育,实现“由工到匠”“由匠到师”;搭建成长平台,主要是打造“劳模工匠示范引领”等平台,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等建设,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等,切实发挥工匠人才的带头作用和典型标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