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玉兰“花瓣”吹成“气球”新奇玩法网络走红

近日,大片玉兰花盛开,备受人们喜爱。在赏花之余,不少网友别出心裁,将玉兰花瓣当作气球吹拂,这一新奇玩法在网络上走红。随后,众多其他网友也纷纷效仿尝试,并笑称这是玉兰花馈赠大家的第二份春日礼物。

记者尝试:参照网友“攻略”获成功

“原来花瓣也能吹成气球啊!没用但新奇的知识又增加了。”……在社交平台上输入“玉兰花瓣吹气球”,很快就能刷出不少网友实验成功的视频。

当然,其中也不乏以失败告终的网友。“玉兰花吹气球的‘受害者’在此,腮帮子酸了一下午”“那些吹成功的都是大神,快教教我”……失败者们的吐槽和求助同样备受关注。

3月26日,记者也加入体验大军,在玉兰树下寻了十几片掉落的花瓣一一尝试,起初并未成功。记者按照网友的攻略进行尝试,将花瓣的尾部裁剪了一下,再进行实验,没想到还真有奇效。伴随着“嘶嘶”的声音,玉兰花瓣宛如气球般膨胀起来。

记者实验成功。

专家解释:鼓起为“花瓣”内、外表皮

在体验大自然带来乐趣的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不少人提出疑问:“究竟是什么让玉兰花瓣能够像气球一样被吹起呢?”

对此,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田胜尼老师解释:“大家所称的‘玉兰花瓣’,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玉兰花被片。”

“大家应是将玉兰花被片的内表皮和外表皮吹鼓了起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玉兰花被片的内外细胞都是表皮细胞,这些细胞的外壁覆盖着一层角质层,而花被片内外表皮细胞之间则是薄壁细胞。”他分析。

在玉兰花凋谢衰老的过程中,内外表皮细胞间的薄壁细胞液泡膜会破裂,细胞质遭到破坏,但此时内外表皮细胞尚未受损。因此,当气体进入时,气压的张力就会将内外表皮细胞鼓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玉兰花表皮的弹性远不及气球。如果过于用力或持续吹气,很容易将其“吹破”。

医生提示:该行为暗藏多重健康风险

然而,市民将采摘的玉兰花被片当作“天然气球”吹拂,这一行为是否潜藏着健康隐患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季流。季流指出,这样的行为实则暗藏多重健康风险,其中包括呼吸道感染、农药中毒、过敏反应以及哮喘发作等。

“玉兰花被片的表面很可能附着着灰尘、花粉及各种微生物,”他解释,这些直接与口鼻接触,极有可能导致呼吸道的不适,乃至引发呼吸道感染。而且,为了防虫害,园林植株往往会喷洒农药,这就使得口唇接触花被片后存在农药中毒的隐忧。

季流还提到,对于花粉过敏的人群而言,与花粉的接触极易诱发打喷嚏、皮肤红肿等过敏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哮喘患者一旦吸入花粉,甚至可能触发哮喘发作,严重时恐危及生命,因此必须特别小心,避免吸入花粉。

玉兰花被片吹气球,虽趣味十足,但市民在尝试时也需谨慎,防范其中潜藏的健康风险,莫让一时的新奇玩法变成了健康的“隐患球”。

合报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庄文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3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