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听证会,就《湖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修订草案)》专题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孙贤龙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兴区委书记赵如浪主持。
打赢蓝天保卫战,事关全市群众的民生福祉,事关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事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现行的《湖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充分发挥了刚性约束作用,为改善全市空气质量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现行法规亟需与时俱进,根据当前实际加以修订完善。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一类立法项目,该法规的修订在全面梳理、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围绕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新部署,聚焦制约全市空气质量提升的新堵点,提炼总结打赢治气攻坚战的新实践,形成了全链条、一体化、综合性的制度设计。
听证会上,12位听证陈述人结合自身实际,从扬尘污染防治、移动源大气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等方面,对法规修订草案提出了意见建议。列席会议的相关单位负责人认真回应,为进一步完善法规修订草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孙贤龙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进入新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历史、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地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深刻认识到本次法规修订,不仅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保障,也是擦亮城市“金名片”的现实需要,还是贯彻生态“龙头法”的重要举措,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担当,真正做到立良法促善治。要准确把握法规修订的辩证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旧法传承与新法创制的关系、监督管理与支撑保障的关系,坚持通盘考量、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系统开展制度设计。
孙贤龙强调,本部法规修订紧扣我市中心大局,备受各方关注期待,必须确保能落地、见实效。各级各部门要更好凝聚修法的工作合力,扎实推动落地见效。要继续完善草案,认真研究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切实提升法规的可行性、操作性。要做好重点释义,便于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更好理解和适用法规。要推进普法宣传,坚持一手抓法规修订,一手抓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发挥联动机制作用,为全面打赢治气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