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2024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器惟求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表现及社会参与”为主题,从全球性及地方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同社会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色和经验,为全球各国间开展非遗保护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
此次论坛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工艺美术学院联合举办。论坛分为“文博机构的非遗保护担当”“非遗保护的多元视角”“非遗保护的地域特色”及专题小组讨论四大板块,来自8个国家的24位专家,分享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做法、管理机制和保护策略、实施情况以及案例分析,为全球各国间开展非遗保护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
论坛上,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介绍了上海图书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单位修复和保护古籍、碑帖等,以及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案例,并分享了公共图书馆如何保存、传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周南也分享了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在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经验,比如通过开创“一画一器”这样新的展览形式,在线推出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科普专题教育活动。此外,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总馆馆长劳拉·派伊、阿联酋沙迦酋长国博物馆总局局长艾莎·迪马斯、叙利亚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鲁拉·阿基利、日本京都工艺美术作家协会理事长羽田登等专家也通过演讲分享了各自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案例。
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的“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是纪念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已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列为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重要庆祝活动,也是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的“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的配套活动。往届论坛得到了全球60余个国家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艺术名家和非遗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