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节假日期间也是各种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期。近日,围绕假日期间常见的几种意外伤,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海山为大家介绍了对应的处理方法。
一)烫伤、烧伤
如果水泡较大,千万不要自己捅破水泡
每逢节假日,不少医院的急诊科就会接诊大量烫伤、烧伤患者,其中大多数患者是放假在家的“熊孩子”。当发生烧、烫伤时,部分家长会采取“花式操作”:涂牙膏、涂酱油、涂猪油……其实以上这些做法全错!那么,处理烫伤、烧伤的正确做法是什么?李海山介绍,首先,应立即脱离热源,小心脱掉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有衣服粘在被烧、烫伤的部位,不要强行撕脱,要用剪刀小心剪开衣服,避免皮肤撕脱出血的情况。然后,用流动的自来水(水温10℃~20℃,不能低于8℃)冲洗伤口20~30分钟,通常皮肤颜色由红转为正常,则说明降温效果良好。
自来水冲洗后,如果被烫伤后的皮肤完整没有破损,可自行外涂烫伤膏。烫伤如出现水泡,冲洗后用医用纱布覆盖包扎。如果水泡较大,千万不要自己把水泡捅破,需前往医院在严格的无菌消毒下低位引流。
二)爆炸伤
眼部炸伤注意不要揉眼、用力挤眼
燃放烟花爆竹时被炸伤,其造成的伤害包括即时的爆炸伤(冲击波损伤和烧伤)和伤后的破伤风。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正确的紧急处理,严重时需立即送医,避免延误病程,造成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损伤。李海山提醒,如果遇到眼部炸伤,应立即用洁净的毛巾或纱布覆盖眼睛,然后立即送医。注意不要揉眼、用力挤眼,更不能冲洗眼睛、自行涂抹药膏等,防止眼内容物流出,加重病情。
如果是手部炸伤,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创面,或者将手部创面浸在水温15℃~20℃的冷水中,至不再剧痛为止(一般需要0.5~1小时),如果出血较多,可用冷水浸湿的干净纱布、毛巾按压创面止血,注意不要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以防造成伤口污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炸伤严重,出现了断肢(指),应将断肢(指)用干净布包起来,置入塑料袋内密封,周围用冰袋降温,然后立即到医院就医。
三)酒精中毒
让患者侧卧,避免将呕吐物反吸入肺内引起窒息
酒精中毒在假日期间也较为容易发生。“急性酒精中毒也称急性乙醇中毒,俗称醉酒,它指患者短时间摄入大量酒精后出现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行为异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少数患者饮酒后出现昏迷,却被误判为‘睡着了’,耽误救治时机。”李海山提醒,应对酒精中毒,正确处理方式是,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侧卧,避免将呕吐物反吸入肺内引起窒息。此外,催吐适合于非空腹饮酒1小时之内,同时意识清醒,且无禁忌症的患者,抠喉咙和大量饮水催吐(建议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当患者出现昏迷、抽搐、小便失禁等,保持气道通畅同时,及时拨打120求助,交给专业急救人员处置。
四)异物卡喉
不管是哪种异物卡喉,都不要用手去抠
春节期间如果碰到异物卡喉该如何处理?专家提醒不管是哪种异物卡喉,都不要用手去抠!另外喝醋、吞饭等举措不仅没用,还可能会使得食道黏膜被刺破,从而造成炎症水肿纵隔,甚至出现波及邻近大血管导致血管穿孔致死的情况。
正确操作方式要分情况来看,如果异物卡在食道:鱼刺、骨头等卡住时一般不会有呼吸困难,而是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尽快去医院让医生通过喉镜或者胃镜取出。如果异物卡在气道:可以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有人帮忙)和快速冲击法(独自一人)。
此外,婴幼儿气道保护能力较弱,家长一定要有预防意识,尽可能不让其接触到可能导致窒息的东西,比如说各种豆类、花生米、果冻等。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实施气道梗阻急救时,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就要将患者平放在坚实地面,及时打120并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做心肺复苏(如果不会就不要乱来)。
最后,希望大家,以上知识都用不上,假日期间平平安安!
合报医点通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