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安徽省全社会研发投入1152.5亿元,总量跃居全国第10位;研发投入强度2.56%,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7位,总量和强度在全国位次实现“双进位”。创新环境居全国第3位,规上制造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3位。累计入选国家重点科技人才计划逾1300人次,居全国第8位。近年来,安徽省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跑出了创新“加速度”。
科创高地拔节起势
重大成果相继涌现
2024年新年伊始,3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核心科研人员陆续来到合肥科学岛,在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平台上进行联合物理实验。
“中国EAST的相关条件和环境符合我们的实验要求,我们需要依靠EAST团队,验证新材料的可靠性和操作性,以支持和完善ITER下一阶段的物理研究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科学部负责人阿尔贝托·洛瓦尔特博士表示。
2月3日,天都一号、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出征仪式在位于合肥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举行。“天都一号、天都二号两颗星将随鹊桥二号月球中继卫星一同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之后两颗星将进行近月制动,进入环月大椭圆轨道,在环月大椭圆轨道上,采用星地激光测距、星间微波测距等方式,开展高精度月球轨道测定轨技术验证。”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通导技术试验星总指挥陈晓介绍,这两颗小微型试验卫星将为后续我国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的建立,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近年来,安徽省加强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获国家批复,首个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启动建设,集聚量子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在全国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研究,聚变新能公司成功组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开工建设。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挂牌,承担实施深空探测、空天信息等重大科研项目,启动谋划深空领域国际大科学工程。
伴随着三大科创高地的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九章三号”实现255个光子操纵,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中国科大研究团队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世界纪录。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3.0中文领域超越ChatGPT。
不断涌现的重大科技成果衍生出一批新技术,孵化出一批新企业,带动了一批新产业。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发成功当今国际先进的新型治疗肿瘤方法——质子治疗技术,研制出全球最紧凑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可精准“狙击”癌细胞;研制出主动式太赫兹毫米级人体成像安检仪等,已经拿到首批市场订单;依托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成果,形成了以合肥、芜湖为带动,集聚了上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科技成果转得顺、转得好?2022年,5家省属高校成为安徽省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单位。 2024年初,安徽省公布《安徽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创新能力、科技成果产出等情况,遴选了106家单位参与改革试点,推动“顶天立地”的高科技尽快转化成“铺天盖地”的新质生产力。
落户于安徽的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有一艘编号为“海洋石油720”的深水物探船模型,定格了我国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的历史。“海洋石油720”搭载的核心物探装备和关键技术来自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如今,这一全球领先技术就地转化,叩开了一个约50亿美元规模的物探装备新产业。
“作为一家刚成立两年的创业公司,科技成果顺利产业化得益于安徽实施的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平深有感触。
为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安徽省还在全国首创将科技创新纳入省委季度“赛马”,推出市县创新指数进行常态化监测,有效激发各地各单位抓创新促发展。深化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将试点范围由1大类科技计划4个子项扩大到5大类科技计划17个子项,平均节约科研人员15%—30%的时间。推进科研单位综合授权改革,采取“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进一步给创新主体“松绑”。启动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建成“科大硅谷”高新孵化园,高质量运营“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单元60个以上。推动“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互相赋能,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科大硅谷”建成7个海外创新中心,羚羊工业互联网汇聚平台用户40.2万,“千人特训营”培训300余位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人才安巢项目纳入全国首批九个试点地区之一,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加强人才引育。修订出台《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新备案22家省院士工作站,累计柔性引进院士及团队450余人。实施国家和省级外专项目61项,滁州惠科光电获批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安徽医科大学“炎症免疫性疾病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基地,通过各类基地和国家、省级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00余人次。
年新增科企9600家
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1月18日,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院的合肥普斯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一家致力于太阳能技术研发及销售的企业。公司的核心成员是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罗派峰教授,其研究成果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CVD技术装备产业化。
“我们捕捉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CVD技术装备产业化这一成果后,主动邀请罗派峰教授团队将该成果在合肥转化,推动其在合肥成立公司,并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合肥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李文昕说。
在安徽,像普斯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因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的公司还有很多。2023年,安徽省深入开展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首批认定科技领军企业11家,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600家以上、总数超2.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4200家左右、总数超1.9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24家、独角兽(潜在)企业32家,均居全国第6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居全国第7位,较上年提升2位,初步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作为,目前讯飞星火大模型水平全国领先,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6位,全省智能算力居全国前列。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6+X”未来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量子科技、低碳能源、空天科技等6大未来产业方向,谋划布局合成生物、化合物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氢能等未来产业领域。
2023年以来,安徽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全面发力,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倍以上,柔性显示产业产值增长1.9倍,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200亿元。先进光伏制造和新型储能产业也跃居全国前列。2023年,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