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应梦诗
台传媒通讯员梅宁洒
“三门小海鲜,鲜得像初恋。”“鲜鲜鲜鲜,敢为天下鲜……”在三门县涛头村,清晨的微光之下,数万亩养殖塘波光粼粼,几十名“挖蛏人”高唱着歌曲《三门小海鲜》,穿梭在塘内挖缢蛏。刚捕捞上来的缢蛏个大壳薄、肉质饱满,随后就被送到小海鲜工坊进行挑选装箱,共10000余斤缢蛏“搭乘”空运航班飞往纽约市场,相比国内批发价,身价翻了一番。
为何这些缢蛏能够漂洋过海、身价翻倍?这离不开三门籍旅美华侨的“牵线搭桥”。这些海外侨胞拥有浓郁的爱国情怀、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产业网络、深厚的人脉积累,在外仍不忘推介家乡美食,让三门小海鲜“闯出”国门。
“乡音传播”缔造海外版“鲜甜三门”
近年来,三门以“传播乡音、留住乡情、记住乡愁”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选取传统村落、传统节俗、传统美食等向海外侨胞传播乡音,打造侨胞与故土之间情感、文化交流的平台,推进华侨要素回流。
侨胞们也以实际行动反哺故乡。除了缢蛏以外,涛头村还有鱼、虾、贝、蟹等四大类十多种小海鲜“走”出国门,陆续被端上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餐桌。实现年出口小海鲜近70吨,产值近1000万元,带动养殖户和村集体年增收500万元以上。
“无论我身在何处,乡愁永远是我的牵挂!能为家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我最大的心愿!”罗奶锁多年来在马来西亚从事机电销售工作,熟悉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
养殖户林后宜正是在他的引荐下,赴马来西亚成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租赁3000亩滩涂试养青蟹并喜获成功。
在非洲莫桑比克,养殖户吴伟超通过在当地从事贸易工作的马小龙牵线,与相关政府部门签约租下15000亩养殖塘进行青蟹养殖;在泰国,养殖户雷华米通过三门籍侨胞介绍,租下4000亩养殖塘进行青蟹养殖……“乡音传播”推动了青蟹“出海”,缔造了一个海外“鲜甜三门”。
不仅“走出去”,亦有“引进来”
“乡愁”也激发了海外侨胞返乡兴业的热情。
2022年初,意大利侨胞傅玉楼看中亭旁的丘陵山地资源丰富,投资4000余万元建立油橄榄产业基地。“采取‘村民入股分红、果品兜底收购、产学协作’的模式,发展深加工,我们打造了一个农旅融合的全链式油橄榄产业基地。”傅玉楼说。据统计,已惠及当地6654户农户10933人,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将辐射带动全县100余个村居、38000余户家庭增收。
2022年3月,在浦坝港镇古松村,侨胞陈济达建立来料加工集散中心,向全县6个乡镇30个村提供饰品、节日灯、串珠等加工单,帮助2000余名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约3万元。同时,在产业融合、土地流转等方面与当地开展合作,以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闲置农房近3000平方米、闲置厂房近2000平方米、闲置土地50余亩,实现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近100万元。
“如今,回国投资、回国兴业的华侨华人越来越多,正是出于这份家国情怀,我也希望能为三门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奉献力量,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陈济达说。
未来,三门将进一步发挥侨胞侨属力量,深挖侨务资源潜力,广搭“连心侨”,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