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成功创建4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将着力提升治理效能
优化人居环境 乡村“美颜”升级
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卫村,屋顶修缮留下的旧砖旧瓦用来建矮围墙,水缸瓦罐也被利用起来种植草木美化家园。村容村貌的细节变化,是“以工代赈”模式下,村民共同参与的结果。
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被纳入上海新一轮民心工程。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经过一年的建设,工程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542个清单项目建设如期完成、4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功创建、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完成10.1万户等,推动乡村“美颜”升级。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积极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务实管用治理方式,把民心工程办得更实、更可持续。”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表示。
创新模式带动“全民参与”
“村里开始用积分之后,变化还是蛮大的。”金山区吕巷镇姚家村村民沈阿姨漫步在家门口的蒋巷路,看着眼前宽敞整齐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庭院,发出这样的感慨。
去年,姚家村开始推行人居环境积分制度,以户为单位,围绕十个方面,以“小三园”为加分项,制定了村级考核及积分奖励细则。每个家庭都可以凭借积分额兑换日用品,这一举措让村民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的类目繁杂,需要精心谋划,并带动全员参与。新一轮民心工程实施以来,各涉农区持续探索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造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
宝山区开展人居环境重点村“百日攻坚”行动,实行“一村一方案”;嘉定区依托“一网统管”,实现人居环境问题从发现到整治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青浦区考核宅前屋后环境;松江区利用农村人居环境“保基础+促提升”资金,分类实施村庄环境建设;崇明区结合花卉、民宿、农旅等新业态,打造美丽庭院。
在此过程中,如何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让民心工程办得更实,是各涉农区的共同课题。
浦东、闵行等区通过积分制、星级评定等方式,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氛围,让群众愿意干、用心干。浦东新区积极开展“星级户”创复评,对不符合标准的庭院进行降星或摘星,实现动态调整。各镇结合专项行动,广泛动员村民志愿者,倡导做好“门前三包”。截至去年12月中旬,累计发动村民志愿者13.9万人次,清除村域内各类垃圾6.09万吨,拆除村庄内乱搭乱建1.68万平方米。
“以工代赈”模式,正流行于金山、奉贤等区。村级河道清理、村内绿化养护、宅前屋后环境长效维护……这些岗位技术门槛较低、务工技能要求不高,如今都由村民自愿承接完成,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受益,让乡村振兴实现闭环。
不仅如此,有的乡村还积极引入保险第三方,探索“保险+村民+以工代赈”新机制。“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以工代赈’的实施,需要村委会搭建平台,做好政策说明,并根据村情制定合理的标准。”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褚爱弟表示。
劳动过程中,一旦受伤谁来负责?不小心伤到过路的行人怎么办?……这些都是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在中洪村,保险公司为425户农户开展农房修缮等配套金融服务,既可为参与方提供风险保障,也让村委会避开工程风险点。
从“一时美”到“时时美”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2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542个清单项目建设如期完成,4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功创建。
同时,建成20座长者照护之家,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新改建完成790个,公共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农村地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卫生户厕普及率和行政村公厕覆盖率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6%。
“截至去年11月底,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农村杆线序化、新改建公共服务设施、乡村长者照护之家建设、乡村公园建设、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等6项重点工作,均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其中4项工作超额完成。”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是一时的,管理却是长期的。在推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市区各级也在探索更为多元的管理机制,推动乡村环境从“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
2021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委采取区区接龙检查与聘请第三方专业测评相结合方式,完善全覆盖、全过程检查督查体系。第三方机构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测评标准包含6大类、26个中项、84个子项,问题清单汇总到区里,推动以查促改。据介绍,去年以来,共计实施检查4次,抽查村160余个,累计检查环境要素单元7000余个。
同时,各涉农区采取“镇级城运日常全面查+区级啄木鸟集中重点查”的模式,形成“问题发现—整改上报—复核销项”闭环管理,让民心工程更可持续。
去年,浦东新区共完成21个镇483个村次的区级巡查,发现各类问题6362处,先后有136个村次亮黄灯、31个村次亮红灯。同时,发挥“一网统管”作用,全年利用“城管通”管理平台,发现和处置各类农村问题457963件,结案率99.87%。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启动5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试点,在保留保护乡村自然肌理的前提下,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群众更满意,让年轻人、城里人更加喜欢乡村。”冯志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