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恰逢2025年上海春招的26所院校组织自主测试。记者了解到,为备战春考,沪上不少高中在寒假期间就已提前准备。不仅学校的高三年级组老师分赴各所参加春招的高校了解学校的招生信息,他们还为考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助力他们完成春考冲刺“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陆续加入春招院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择通过春考寻求自己理想学校和专业的学生数量明显上涨,部分春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
当春考真正成为让高三学生多一次选择的机会时,也有不少高中校长呼吁:“期待更多双一流高校加入春招试点,也希望更多学校拿出‘好专业’,让参加春招的同学有更多选择。”
从“缺少热情”到“高攀不起”
“同学们对近两年春招中新增的不少专业都表现出很大兴趣,春考确实为中等学力的学生增加了一次升学机会。”上海市市东中学校长沈洪对春考在学生中的热度变化感受最直观。今年,市东中学几乎所有高三学生都参加了春考,其中近20%的学生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学业情况、发展志向以及春考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等因素,慎重地填报了春考志愿。
在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参与春考的人数也连年看涨。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曹卢说,过去参与春考招生的试点院校和专业都很有限,学生对春考明显“缺少热情”。今年,上海春考参与招生的高校已有26所,部分院校更是拿出了“王牌专业”。而在过去几年中,春招的分数线也是连年看涨,其中今年新增的上海大学微电子专业分数线达到368分,让不少考生“高攀不起”。
今年,中心城区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约20%的学生报考春考,其中近一半学生获得参加高校自主测试的机会。在嘉定区某高中,填报春考志愿的学生70多人,最终20名左右考生获得了自主测试的机会。“很多学生想在春考中搏一搏更好的院校和专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期望值会稍高。也有不少学生宁可牺牲分数,坚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些都说明现在春考对高三学生的吸引力在增强。”该校高三年级主任告诉记者。
随着春考报考人数上升,参与春招的专业竞争愈加激烈。不少高中学校针对春考为学生提供各类支持,而这在此前并不多见。同济一附中从2023年起根据学生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科表现、兴趣特长和意愿等,对有意报考春考的同学进行专门的个性化辅导。去年,参与集中辅导的40多名学生,几乎悉数在春考中被目标学校录取。
让学生多一些选择,少一些博弈
但是,春考热度的增加也使得春考某种程度上成为考生的博弈。考生究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采访中,多位高中校长和老师都表示,这不仅需要学生理性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学业特点,客观上,也期待有更多高校、更多专业出现在春考中,让学生的选择更多元。
某高中的资深班主任告诉记者,选择春考的学生大多数语数外“大三门”成绩明显好于“小三门”加试学科成绩,高三复习状态明显下滑的学生,也会重点考虑选择春考这条路。而且,由于现在考生高考时如果填报理工农医类专业,必须在“小三门”考试中理化双选,从高考报名决策角度来看,“小三门”没有物化双选却想要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也会选择春考实现专业梦想。
一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分析道,随着春考热度上升,确实有部分“非理性选择”的考生,他们在填报志愿时没有客观考虑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导致进入大学后表现平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两年部分参与春招的院校将原有的“王牌专业”移出春招目录的原因。不过,他也谈到,近年来,随着大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视,以及05后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增加,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考虑通过春考寻找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去让自己的分数匹配一所大学,“期待有更多的让学生和家长眼前一亮的专业,让春考真正减轻学生‘一考定终身’压力”。(文汇报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