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安徽定远石雕守护人杨仁顶:余生只做一件事

  城市网讯 远古时期,人类就有了经过简单打磨的石器。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石雕作品,它们是人类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的保存与其守护人有莫大的关系,安徽省“定远石雕艺术博物馆”馆长杨仁顶便是其中一位。30多年的时间,他倾尽一生所有,耗资2000多万,收集了2000多件石雕,并且把藏品拿出来与大众共享,参观过的人无一不被震憾到。他以石雕为媒让博物馆释放文化力量,让石雕文化惠及更多观众,让文化在共享中更好传承。

mtxx04.jpg

2.jpg

  展馆里的千年跨越

  元代的火山岩石狮、汉代的一对石羊、明代的汉白玉童子浴盆、清代的精美砖雕、民国时期的木雕和石雕……在定远石雕艺术博物馆内,不同年代,形态各异的石雕艺术品琳琅满目,馆中目藏品,涵盖了园林石雕、建筑石雕、宗教石雕、陵墓石雕等。馆藏雕刻作品主要有人物、动物、神像、栏板、碑碣、墓志、石质建筑构件等类别。这些石雕或雄浑,或古朴,或淡泊,或飘逸,手法圆润细腻,纹饰洒脱流畅,极具东方审美情趣和历史沧桑感,体现了极高的欣赏价值,并且也是研究定远乃至安徽历史的重要资料。

  已是古稀之年的杨仁顶1972年进入定远县文工团(后改名为定远黄梅戏剧团),后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1981年开始下海经商,在80年代初期的小县城,能有这种勇气的人还不算多。初入商海的他从摆地摊开始,靠着吃苦打拼积累了经验和财富,随后创办了公司,凭借胆识和运气加上社会各界的帮助,事业小有成就,慢慢地也有了一些积蓄。

  物质生活满足后,精神上的需求便会显现,一直以来他对书画、玉器情有独钟,以前迫于生计无暇顾及,现在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由收藏字画、杂件到收藏石雕,是个慢慢转型、自我提高的过程。生活中最常见的石磙、碓窝、石磨……是石雕对我最初的启蒙,也朦胧地感觉出原来石头与我们生活如此贴近。在接触到定远本土的石雕以后,石雕艺术呈现的大美,定远先民的大智慧,让我感到震撼。”杨仁顶说,看到这些精美的石雕散落于田间地头,无人问津,长期经受着日晒雨淋,有的甚至被村民用来拴牲口、建厕所、垫路,人踏车碾损毁严重,真的非常痛心。

  90年代初,他便真正开始走了收集石雕之路,这条路他一走就是30多年。杨仁顶说,延长石雕作品寿命,最大程度保留石雕艺术根脉,是当代人的使命,不仅可以教育、引导青少年了解历史,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所在。

mtxx02.jpg

  与石头结缘是我最大的福报

  “石头不会说话,但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智者,与石头结缘是我人生最大的福报。”说起博物馆边门上方的这块被修补过的清代“如意”石板,杨仁顶感叹连连。这是他在定远程桥桃花岛上偶然发现,石板看似不起眼,但凭经验,他知道自己又发现宝贝了,于是便找到岛主,当即谈好价格。因石板比较沉,自己当时不方便运回去,就和岛主说好第二天来取。

  谁知第二天,等他兴冲冲带着钱按时来取时,却被告知涨价了。“这些年,出尔反尔的情况不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来时我有准备,以防万一。”杨仁顶在和对方一番交涉后,最终获得应允。“我怕对方再反悔,赶紧将石板往船上搬运(桃花岛四周是水,进出需要摆渡船),当天天气寒冷,船沿上结有薄冰,石板搭在船沿上时顺势滑到了水里,当时我根本来不及有其他的念头,跟着石板就跳入水中,幸好我长年坚持冬泳,刚好用上了。”杨仁顶说,自己很快将石板托起,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将石板拖回船上,寒风中浑身湿透的他冷得直打哆嗦,不料在抬时手底一滑,石板被摔成三段。懊恼的他也不敢停留,一直到家才将湿衣服换下,虽然高烧了好几天,但庆幸的是最终心愿达成。

mtxx03.jpg

  “这是年代不同的称砣,砣古代又叫权,象征着公平、公正。”面对近40个造型不同大小不一的石砣”杨仁顶做着介绍:没事时,我常会在馆内面对这些石雕细细感受,以这种方式使我的心性品格得到滋养,找到内心的宁静。同时用心感知这些石雕背后的故事和时代的文化。时代会消失,而文化永远不会消失。

  收藏的乐趣在于发现

  收藏的乐趣在于发现,每发现一个新品,都会令杨仁顶欣喜不已,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想尽办法去克服,无论是金钱上还是其他,哪怕是危及生命。“这个明代汉白玉童子浴盆可以说是我用命换来的”杨仁顶感慨地说道,当初在定远的方家花园发现一农妇在用此物当猪槽,既意外又心疼,待谈好价钱后,货主用手扶拖拉机把浴盆送到一公里以外的车上(山路崎岖,车辆无法到达),不料车行半道熄火,检查后发现是没油了。方家花园地处大山,离定城近40公里,他停下来的地方是山坳,目光所及除了荒草便空无一人,早晨因赶时间想多跑几家看看,饿着肚子出门。当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饿得头昏眼花的杨仁顶当时想,待在车内更危险,如果晕过去也不会有人发觉,于是凭着最后的力气移到路边躺下。隐约间听到说话声,迷迷糊糊中他用力睁开眼睛,发现面前站着两个孩子,饥饿不已的他一眼看到其中有个孩子挎着的篮子里竟然有两个馒头,其中一个还被咬有缺口。那两个再平常不过的馒头此刻在的他眼里就是救命稻草,也正是这两个馒头救了杨仁顶一命。“从对话中得知他们家境并不好,俩个孩子是出来要饭的。最令我后悔的是当初没有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不然日后也可以资助他们上学,此事让我每次想起都自责不已。”

mtxx06.jpg

  “经历最曲折、收集时间最长的当属这一对‘汉代石羊’”。杨仁顶抚摸着眼前残缺的公羊说,可能与它有缘吧,这只羊虽然经历了6年的时间,最终还是被自己找到了。2016年在定远古城村发现了母羊后,只知道还有一只公羊遗失在本县,但究竟在哪却没人知道。据村民说,这对石羊是当地的镇桥之物,一公一母分立于桥的两头,从汉代起就流传下来。为了打听公羊的下落,杨仁顶没事往乡下跑,从古城问到永康,又从西卅店一路打听到青山,无论镇还是乡亦或是村,只要有希望,他都不放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得到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有人在永康镇的一家饭店里看到过此羊。顺着这条线索,他几乎把永康的大、小饭店吃了个遍。“如果每次到饭店只是打听公羊的下落,人家未必会说,我就想了个办法点菜,每次坐下点两个菜边吃边和老板聊。”最终在菜市场附近的一个农家乐里发现了残损的那只让他朝思暮想的公羊。“得到公羊的当晚,兴奋的睡不着觉,总觉得像做梦一样,半夜起来好几次,以确认真假。”

mtxx01.jpg

  石雕是我的 更是社会的

  在收藏的过程中,家人也曾反对,可对于一个“石痴”来说,什么也无法阻挡其对石头的热爱。“这些年总共投进去的钱大概有2000多万吧,家里所有的钱都花在这些石头上了,爱人反对也没用,女儿曾埋怨我,是不是真的要让她去要饭。”随着收藏的石雕越来越多,所需场地也越来越大,而这些宝贝又不能在露天放置,正当他为此事烦恼时,2013年,定远县政府宣传部联系上了他,由政府提供场地给他建立一个石雕博物馆;2016年,上、下两层,面积约1000平米的定远县石雕艺术博物馆交付,经过两年的装修、布置,2018年开始非正式开馆。

  “30多年的搜罗集藏,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有人说我痴傻,倾尽一生所有,收了一堆石头,但我无怨无悔,觉得做个石痴挺好。能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才是最大的财富。”杨仁顶说,“这些石雕是我的,更是社会的。私藏为公,把藏品与大众共享,为定远文化事业增光添彩,让中小学生有一个接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的好场所,一直是我的一大心愿。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条件,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余生我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守护好这些藏品,让这个博物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jpg

  “杨馆长是个有情怀的人,为当地的文化事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博物馆是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特别是青少年,经常参观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浸润心灵。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公益项目,博物馆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在这里可以让百姓欣赏到精美的石雕文化,感知当地历史发展。”定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江永龙说,“私人收藏与公共博物馆之间关系密切,背后是个体记忆与社会文化的连结。这些是石雕是连接现在、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博物馆收藏的藏品及其所展现的历史,早已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类共同点财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3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