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洪声嘹亮

洪声E评 | 重大工程“挑大梁” 赋能经济“加速跑”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正好,多地重点工程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建设者们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铆足干劲,争创新年“开门红”。蓬勃的建设热潮映照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更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重大工程提速,推动区域融合提质。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近年来,我国交通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速,为区域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大桥、珠三角枢纽机场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正加速构建世界级立体交通网。这些工程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更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四川遂宁,黄连沱渡改桥项目的通车,改变了两岸居民依靠渡船的出行方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铁路建设蹄疾步稳,畅通经济大动脉。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建设进度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蹄疾步稳,高铁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已达4.5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70%。铁路建设蓬勃发展,既提升了铁路网覆盖范围和通达性,也为沿线地区注入了发展动力。从池州至黄山高铁开通运营,到兰张高铁兰州至武威段、巴中至南充高铁动态验收,再到梅州至龙川高铁全线铺轨完成,一系列重点项目捷报频传,彰显了铁路在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支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综合交通枢纽展新颜,助力完善城市功能。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正在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将汇聚七条轨道交通线路,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这一交通枢纽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将全部交通功能沉到地下,达到缝合城市的效果,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最大化。未来,这里将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树立了标杆。

建设一线加“数”添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建设一线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沙在住建领域积极探索智能建造,通过BIM、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化管理。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住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智能化技术,打造了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重大工程“挑大梁”,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重大工程的引领下,我国经济必将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供稿:网信办(洪言)

原标题:《洪声E评 | 重大工程“挑大梁” 赋能经济“加速跑”》

阅读原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4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