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市农业农村局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将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上来,按照省、市委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全会精神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落地生根。”近日,就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洪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您认为黄山如何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朱洪平:全会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我市推动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我们将全面对标全会明确的重要改革举措,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认真梳理土地、农村产权、集体资产管理等涉农改革事项,找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维护好、巩固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强农惠农富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不折不扣地抓好中央改革部署、省委改革事项、市委改革要点的落地落实。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农业农村部门,我市如何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让改革效能充分释放?
朱洪平: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目标,奋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居全省首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3元,居全省第4位;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明显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以改革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搭建城乡融合“新桥梁”。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优链、优农“四良两优”六大重点工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持续推进以“茶花草鱼”为重点的“六业千亿”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实行区县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创制一批领衔单品、打响一批高端品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绿色食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700亿元。加快推进黄山市茶产业大脑项目建设,构建完善黄山毛峰等名茶品牌溯源管理平台。持续开展设施化高密度循环水饲料鳜鱼养殖技术攻关,推动安徽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快黄山传统名茶、徽州臭鳜鱼保护条例立法进程,持续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推动徽州好物卖出好价。
二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深入开展“双百”和美乡村创建从“五创”到“五美”行动,立足黄山乡村实际,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开发保护利用并重,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新场景。高标准建设48个省级精品示范村,推进艺术乡建,吸引更多徽创客、设计师、艺术家等新力量走进黄山,打造一批非遗村、艺术村、康养村、写生村、哲学村、戏曲村、美食村等精品示范村。改造提升农村电网、通讯、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补齐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推动强村富民提质增效,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全面开展延包合同网签,基本完成2025年到期的屯溪区、黄山区延包试点任务。持续深化乡村运营,开展整村运营招商,实施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招募试点,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家庭农场发展到265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2000个左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27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100家。持续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四大行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健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稳定消除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