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为江苏省泗阳县档案馆
采集的援藏口述史
所有内容均已征集进馆
我叫颜士平,今年67岁,曾有八年的援藏工作经历,至今难忘。1975年,临近大学招生的时候,我们泗阳县就动员品学兼优,远大志向的学生,报考江苏农学院和南京气象学院。这两所学院毕业之后可以申请去祖国最需要和最艰苦的地方西藏去工作,在政策的感召和父亲的鼓励下,我就申请报考江苏农学院,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被江苏农学院农学系录取。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了解了西藏农作物的分布和生长情况,了解了西藏农牧民的生活习惯和与农业有关系的一些政策和习俗。同时,学校还邀请相关专家到校讲解西藏的一些概况。
七五届江苏农学院农学牧医植保
西藏班全体学生合影
奔赴西藏之前,学校开了动员大会,校长和有关领导给我们做了报告和动员,省委副书记也为我们进藏的同学送行。
初入西藏
高原的苍凉寒气逼人
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在南京火车站坐慢火车,大概是用了三天的时间到了青海的格尔木。格尔木海拔2000米左右,大家都要休息一下,因为往西藏去,目的地是在3000米以上,所以每一站都要休息和适应,90%以上的同学都不习惯,都很疲惫,生活上也不适应。从格尔木出发的时候,上级为我们每个人配备了一套部队的黄棉袄黄棉裤,同学们像收到礼物一样的开心。往西藏高原区,天越来越冷,空气越来越稀薄。好在我们去的时候是8月份,气温都在20度左右。有一天,路上我们的客车坏掉了,司机大概修了两三个小时,我们只能在路边等,由于海拔已经到了3000、4000多米,我们连活动的力气都没有,有的人喘得厉害,等车修好的时候,穿着黄棉袄黄棉裤的同学们随便地躺在草地上,远远地看,分不清人,分不清草。8天左右的行程,我们终于到了拉萨,一路上颠簸辛苦。虽然大家身体上都有种种不适,但也没有人抱怨,反倒有种对新环境的兴奋。到拉萨后,自治区政府给我们安排在招待所休息了两天。在这两天期间,我们在拉萨有组织的游览了布达拉宫、八角街等一些名胜古迹。第一次来到拉萨,感觉整个城市很荒凉,街道上没有几个人,路道只有几棵树,公园里的绿化也很少,街道上汉族人很少,念经拜佛的人比较多。几天后,自治区组织部给我们分配了不同的单位,大家就各自启程。
1978年于拉萨
冈底斯山下
长出绿油油的蔬菜
我被分配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乃东县,是个农业大县。我来这里工作,专业非常对口。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乃东县,设立乃东区。乃东,藏语中意思是“象鼻山尖前”。乃东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冈底斯山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是山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开发较早的地区,素有西藏粮仓之美称。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乃东区常住人口为81608人。乃东区平均海拔3560米,地形以高山、谷地为主。乃东区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11座,最高海拔为6647米的雅拉香波山。
1983年,西藏乃东县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乃东县农科所,海拔3600米左右。当时,我的爱人分配在乃东县政府办组织人事局。我们在县政府院内有一间住房,我在农科所也分了一间。房子是土坯结构,根基用石头墙全部用土坯垒成,屋顶钉上铁皮,没有砖瓦。所以我们刚到的时候,住在那房子里面,还是很不习惯,稍微有点风,那个铁皮就叮当作响。白天好一点,晚上根本睡不着。我是学农业出身的,门前有一块空地,我把门前的地刨了一下,弄一块塑料薄膜盖了起来,种点小白菜、大葱、蒜。在西藏同事们看来,觉得很神奇,这块地居然还能长菜。经过我的简单指点,他们在家门口都种上了蔬菜,他们雀跃的心情让我很感慨,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扎根在这里为西藏人民服务。
在农科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农作物的育种、研究和推广。我在农科所工作了三四年时间,主要是对那里农作物进行推广和育种。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通过农科所的实验,我们经常到面上、乡下去和当地藏民一起研究怎么推广这些技术,对每一个环节来进行技术培训,教会他们耕作、施肥、浇水、管理和收割。所以我在农科所的时候,对每个乡镇,那时候叫区,和公社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每年最少两次。
在紫外线强烈的高原
向日葵试种成功
到西藏后,老师俞世蓉就交代给我一个课题:向日葵在高原地区进行冬播能不能成功。到西藏第二年,1979年底我所在的农科所单独划了一块地,进行向日葵播种试验。在高原试种向日葵,怎么进行播种、试验、管理、观察、记录,应该说是一个空白。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我组织所里的几个工人,在山下开辟了两三亩地,对栽种的向日葵进行管理、观察,不管什么天气,按照要求,每个星期或是十天半个月,观察一次,进行记录。通过一年的观察和栽培实验取得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向日葵冬播试验成功,成果得到了所里的认可。实验结果报告给老师的时候,他非常高兴。虽然试验点较小,但这项成果填补了高原向日葵冬播的空白。后来我在乃东县搞了一个试点,试验结果也很成功。在老师的指导下,试验成果在《中国油料》的杂志上刊登发表。这之后,油菜“2008”品系引种成功;向日葵冬播取得重大突破;冬小麦压土、防冻试验效果显著,诸多科研成果在整个自治区获得推广。《中国油料》、《西藏日报》等报刊还专题介绍了我的事迹和科技推广成果。
翻山越岭去牧区培训
小皮筏过雅鲁藏布江
1982年,我被调到乃东县农牧局做副局长,全县的农业推广和培训工作压到我身上。我当初的援藏志向信念更为坚定。藏区农业培训集中在冬天,每年最少培训3~4期,高寒地区天气变化大,所以要分期、分批培训。当时的困难是语言不通,而且有些专有名词翻译不全,就要实地手把手教牧民们操作,通过培训,他们掌握了在田间操作的技术。培训中设计了发言互动环节,政府办专门有人对双方发言进行翻译,对方提问非常积极。当年西藏的建制叫区、组、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带队的干部积极性非常高,说小颜来了之后,非常重视对藏民们的培训,藏民们也很高兴,从培训中掌握了很多种植要领。藏民们对培训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往往在下乡前,已经有干部就带马车来接我,到了之后,他们倾其所有拿出家里好吃的来招待我,我实在推辞不过,也会和他们一起吃饭,当地老百姓和我们援藏工作人员相处非常和谐。那时候培训条件比较辛苦,交通不便,晚上集中住在一个房子里,他们也不怕艰苦,学习很认真。培训期间学员们自己带酥油茶、带糌粑或者炒面,我被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打动,在教学中也更加尽责。每期培训一般30人左右,大家都带被褥在空房子里打地铺。他们中有区干部、公社干部、组干部,培训以农畜知识为主,培训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能够解决实际困难,比较实用。我们根据季节来制定培训内容,针对性比较强,理论和地头示范相结合,实地为他们解决了很多田间种植的难题,培训工作虽然很辛苦,却是收获了成效。在组织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培训计划,按时间节点,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来组织培训,以区里边的分管区长,公社的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为单位来进行培训。培训工作有的放矢,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培训解决了藏民们比较粗放,落后的播种、施肥技术,让他们掌握了便于操作,一学就懂,一听就会,一看就能操作的实用模式。在培训过程中遇到实际困难,我就直接到现场教学。印象最深的是有几次到颇章区培训。到这个区要过雅鲁藏布江,过江坐牛皮筏,也叫牛皮船,牛皮材质比较轻便,便于过江,船身很轻,也很危险,必须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才能过江,一百多米的目的地坐牛皮船大概半个小时,船只能坐三四个人,因为江水很急,藏民是专人摇橹。每次过江,心里都是有点紧张和担心的,一旦过了江,到了目的地,看到藏民们就感到非常的高兴,有被他们需要的满足感,我们来就是为了让藏族老百姓多掌握一些农业知识,所以根本感觉不到疲劳,非常的高兴。到区里或者到公社培训要住两三天,因为来回路途太远了,每个地方单行最少要四五个小时,过了江就是坐马车,我刚去的时候也不会骑马,当地藏民有的都会骑马,我只能坐马车,山路很颠簸,有的时候坐几个小时。
在食用菌基地实习参观,最右边为颜士平
我到亚堆区工作比较多,坐马车三四个小时,并不是出门就有马车,没有马车就骑自行车,一般要车程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公社,路上带压干粮和压缩饼干。公社伙食以牛羊肉为主,离不开辣椒,因为刚去的时候饮食上不习惯,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老百姓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糌粑是主食,有点像我们这边炒面,藏民们日日离不开酥油茶,传统的打制酥油的方法是将奶汁稍微加温,然后倒入大木桶里,再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舀起上面浮的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质,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这种打制酥油的工作既辛苦又笨重。直到牛奶分离器的出现,才解除了牧区妇女沉重的劳动负担。在我和藏民们工作、生活打交道的时候,也渐渐适应了牧区生活,建立了一定的情谊,有感情有温度的东西都是容易被认同的,这个可以挑战甚至战胜味蕾。我们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所以工作也很好开展,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在亚堆区工作的那几年,我和区干部、公社干部,藏民们相处得非常好。
聚少离多
高原上红彤彤的爱情
1978年进藏的时候,生活诸多方面都有个适应过程,我进藏的时候是和未婚妻一起去的,因此当时有着扎根西藏的决心,大概两年时间,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能够渐渐习惯和适应。我爱人叫徐素梅,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给了我很多工作上的支持,她刚去的时候分配在乃东县县政府办公室,过几个月调到组织人事科做科员。我和她在毕业前夕确定恋爱关系,她温柔贤淑,好学上进,我们在思想上志同道合,当时来西藏前没有举行过婚礼仪式,到了西藏约有半年左右,我想结婚也该有个仪式感吧,也是在几个同学的撮合下,我们在家里简单炒了几个菜(加上食堂买了几个菜),买了瓶酒。那时候资源匮乏,能有几个菜心里都很满足,简单的仪式,在同学们的见证下,我们也是圆满地完成了婚礼仪式。这是一场看似简单的婚礼,但是在我们心里又是无比神圣,在圣洁的高原,爱的信仰就此萌发,从今而后,像雪山和高原那样不离不弃。
1979年拍摄于西藏乃东县
当时我在县农科所上班,离县城约十来里路,骑自行车20-30分钟(山路),我们不是每天都能相聚,只有星期天才能到一起。虽然在一个县里,但不在一个单位,仍是聚少离多,每个星期只有一天相聚,尽管如此,我们都无怨无悔,积极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我爱人是个热心肠,在平时工作中乐于助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常常不忘发挥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邻居搭建菜棚,实地帮助种植蔬菜等。
当上西藏农业代表
参加全国粮食会议
1985年5月,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各省在各个行业里选出有贡献或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作为代表参会,西藏推选4名代表。当时自治区通知我参加这个会议,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感觉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怕艰苦,不怕累,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在当地为藏民们做了点事,所取得成果都被大家看在眼里。我于1985年5月19日在成都机场坐飞机到广州参加会议,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来回交通工具只有坐飞机,从成都到西藏一般1小时40分钟,160块钱,有时候我们在成都买机票买不到,要等3个月左右,最长的等6个月才能拿到机票,这也是本次开会的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吧。
与会期间,我和前来开会的同行们做了深入交流,受益匪浅,粮食会议结束回到西藏后,我及时汇总了全国的粮食状况和西藏的粮食状况汇总和比较,并及时把会议精神向领导汇报,帮助领导在粮食决策上正确分析粮食的状况和前景。
在海拔5000米处
参与全国土壤普查
在全国土壤调查的工作中,我研读了很多资料,也收获了很多成果,如不同比例的土壤图、土地利用资源图、土地养分图、土地改良利用区划图等成果都是在这个调查后完成的。土地调查对西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说是意义重大。我有幸参与了这次全国土壤普查,那一阶段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经历了这个过程,一辈子都很难忘。
1980年至1981年期间,西藏选拔专业性强、工作有积极性、有吃苦精神的优秀人才到自治区农牧厅参加全国土壤普查,我被选拔上,选拔后在拉萨市的堆龙德庆县培训了大约半个月左右,那段记忆我印象比较深,因为土壤普查以及海拔高低,都要进行采样。此次也是西藏地区规模较大、采集面积最广、要求较高的一次采集,培训以后就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大组二十个人,再分几个小组,一级一级分,最后是两个人一组出去工作,我和一个藏族同志两人一小组,他是做我的助手,做做向导、翻译、服务等工作。我负责具体业务,如到什么地方,到什么海拔一个高度,到哪一个区域,培训班有统一的安排,但是在一个山头,哪个层次,哪个地方取样,这个由我来考虑。在堆龙德庆县境内的一个山区进行采样,我们采样的主要是针对不同海拔、气温来采集土壤的标本,通过采集到的土壤标本,来分析土壤的酸碱度、土质,松软度等是否符合植物的生长环境,结合培训老师讲的授课理论,更精确的分析出更适合生长哪种植物,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一次。在外采集是件辛苦的工作,出去就是一天,带上干粮和水,早出晚归,要克服高原反应,这项工作发挥了我的专业特长,有收获也有意想不到的辛苦,有一次我到山上大约在4000多米至5000米那个位置,正在采样的时候,我就没有知觉倒在了地上。和我同行的藏族小伙子,立即就把我背下山,山下一个集中点有医生,医生看了以后,查一下血压各是50、60,各方面诊断一下,说比较危险,属于高山缺氧导致的高山反应,高原反应是我们进藏工作的同志都要经历的事情,对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土壤采集工作期间,我严格按照专业要求,完成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土质和土层的采集要求,采集了很多的样品,即使在身体不适应的情况下,也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顺利高效地完成了这次普查的任务。土壤普查结束的时候我也受到了表彰。
骑行在广袤的高原
常常找不到方向
西藏地域辽阔,人们居住分散,一般在下乡工作的时候,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当时资源匮乏,马车很难找,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我一个人骑行在广袤的高原,到目的地大概要三四个小时。去亚德区工作也就是下乡,因为路不好走,又有很高的山,我常常会把方向搞错,所以通常都是住在当地百姓家,老百姓家用的藏毯藏被,我当时很不习惯。平时下乡有准备的话,我们还会带上马被套往马车上一撂,马被套是帆布做的,可以放被子,睡觉的时候,就把马被套从一头打开来,头露出来,脚是伸不出去的,很像现在人们用的睡袋。生活问题解决了,工作很安心,在农科所的实验,包括在农田里面搞麦子的播种、深播,化肥的深施实验,西藏的空气比较干燥,只能以深播这样一个方式来施肥,来节约肥料提高他们的效益。这些我都是亲力亲为,做出样板在全县进行推广的,这样大家很容易接受和操作。
在农科所那几年主要是推广了全县的化肥深施,这一块成效非常明显,做出一些成果后,我就到农牧局做农业推广工作了,就针对全县和6个区进行推广,那边的面积大,人口稀少,在工作上付出很多,每年都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和表彰。
带着老西藏精神
投入到家乡建设
在全国,西藏相对落后,条件也最为艰苦。江苏是全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条件也比较好,所以离开西藏以后,回到家乡工作,有了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会鼓励自己好好工作,做好本职。在工作的几十年间,历次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得到了不少荣誉。我想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国家干部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乐意做的事情。再想想与我们同学比较,在西藏退休的同学比较,他们吃的苦太多了,他们都坚持到退休,虽然他们也在羡慕能够回到家乡工作的同学,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奉献和坚持,尽心尽职地支持西藏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同学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们会经常电话联系,不管是在天南海北,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回忆往事、回忆在西藏的苦乐,这种经历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在西藏工作的日子,终身难忘,是我宝贵的人生经历,我见过很多的援藏干部都有着老西藏精神,在工作中都能坚持“缺氧不缺精神”的昂扬斗志,都是我的精神财富,我将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