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合肥有了“新法宝”

3月4日,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合肥正创新运用电力大数据监测守护独居老人群体的安全,既有人情味,又注入智慧化新动能。未来,在电力大数据的支撑下,协同相关社区通过“社网共建”,对独居以及高龄老人等群体的关爱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拓展,服务精准度将显著提升。

国家电网和社区协同快速响应

2月27日上午8点,合肥供电公司瑶海供电分公司专责张文竹的手机收到一条预警信息:“瑶海区恒通小区某户独居老人用电量存在异常!2月26日1.5度、2月27日0.37度。”这条预警信息是由安徽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合肥分中心发送来的。

与此同时,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党支部书记龚雪的手机也接收到相同的信息,老人在家里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和张文竹及时联系后,龚雪组织社区志愿者通过进一步电话核查,了解到该户独居老人近日身体不适,于2月26日被接至子女家中居住,因此2月27日家庭用电量较2月26日发生较大波动变化,目前老人健康状况较为稳定。

随后,龚雪将具体情况反馈给张文竹,由张文竹在合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后台进行相关数据上传,确保后期信息反馈准确性。一条看似普通的预警信息背后,牵动的是国家电网和社区服务网络的协同快速响应。

守护独居老人安全有“新法宝”

对于独居老人的守护,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存在着一些现实难点。今年,瑶海供电分公司和相关社区通过“社网共建”想了个新办法——依托合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把用电大数据变成保障独居老人安全的“新法宝”。

“在获得老人或其子女授权后,我们可以为每位独居老人开展用电数据分析,当监测到老人用电量突增或突减后,预警信息会及时推送给社区志愿者。”瑶海供电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徐文卿介绍,用电监测分析系统具有数据准、实时性强等优点,不需要用户另外改装线路,就能够精准识别出老人异常用电、疑似离家等风险。

该系统在开展用电监测分析时,除了考虑老人家中的基础用电量外,还会将季节变化、电器使用习惯等变量纳入到算法中。试点一个月以来,监测系统已成功预警3起异常事件,为社区志愿者提供了及时、有效、准确的数据辅助判断。

未来,在电力大数据的强力支撑下,对独居以及高龄老人群体的关爱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拓展,服务精准度将显著提升。

挖掘电力数据场景价值服务民生

独居老人用电数据监测,是国家电网合肥供电公司依托合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开发的数据服务产品之一,目前用于对合肥市瑶海区等试点范围内的近千户独居老人家庭用电数据进行24小时监测和智能分析。一旦独居老人家庭用电量出现较大波动,合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就会及时进行,助力社区服务更精准、更及时。 

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以合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为支撑,探索构建独居老人居家状态识别模型,通过整合数据中台、实时量测中心等数据资源,从电量、负荷等大量数据中挖掘关键信息,按照边开发、边验证、边迭代的模式,构建异常用电、疑似居家意外两大预警模型,为政府部门在独居老人安全守护上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独居老人用电数据监测自应用以来,合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均每年生成1000余条预警信息,社区志愿者平均2小时内完成电话回访或上门服务,工单回访率达100%。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动数字赋能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合肥供电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和社会需求,挖掘电力数据场景价值。“围绕城市治理和民生关怀两大主题,和城乡建设、房产、应急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合作,成功打造了7大类15项数据产品,加快服务不同群体民生需求。”

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吴奇 通讯员 李岩 方慧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