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水磨调,几多风雅,几多知音。5月21日,在中国昆曲界享有盛誉的著名艺术家蔡正仁走进南京甘熙故居街区,在这个浸润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续写昆曲传承新章。
当天,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扶持,在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执行下,蔡正仁工作室正式落户南京。这位出生于江苏吴江,又担任上海昆剧团团长18年的昆曲名家现场感慨,自己做梦也想不到,在83岁的年纪,还能有此光荣任务,为“世界文学之都”的优秀青年传习昆曲。
“南京对于昆曲继承发展的重视程度,让我深受感动,这意味着我得努力努力再努力,趁我现在还能动,把我会的昆曲艺术尽可能多地传承给青年人。”蔡正仁师从昆曲泰斗俞振飞,而俞氏一门与南京甘氏家族在曲艺方面的交流交往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大家常相聚一起切磋技艺、审字度曲,情谊深厚,延续至今。
开班第一课,蔡正仁就拿出了一出精彩的穷生戏《评雪辨踪》。
何为穷生?蔡正仁介绍,昆曲小生可细分为巾生、官生、雉尾生、穷生四门。穷生,顾名思义,就是很穷的年轻书生,他们扮相落魄,声音有气无力,尽显困顿、寒酸、迂腐之相。“在生行的传习过程中,往往不会以穷生作为开蒙,怕破坏了小生的儒雅之气,再加上如今穷生戏演出不多,能精通穷生的演员也越来越少。”基于《评雪辨踪》已多年未在江苏演出,当下江苏省昆剧院中也无人会演这出戏,蔡正仁深感,必须抓紧时间将《评雪辨踪》传承下去,以一出戏救一个行当。
“如果现在的昆曲人不好好学习这出戏,也许穷生这个行当以后就消失了,从艺术角度来看,那将是极大的损失。”蔡正仁郑重地说。
事实上,在蔡正仁看来,穷生的表演方式独具魅力。回想当年,本来工“老生”的他,也是因为《评雪辨踪》这出戏,最终入坑“小生”行当:“我看俞振飞老师的第一出戏便是《评雪辨踪》,俞老师诙谐的表演让我觉得原来昆曲小生可以如此可爱,从此痴迷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蔡正仁十二三岁就开始学戏,是上海“昆大班”老艺术家之一。他工小生,尤擅官生。在60多年舞台生涯中,蔡正仁几乎演遍了昆剧小生中官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各种行当的人物,《长生殿》的唐明皇、《琵琶记》的蔡伯喈、《荆钗记》的王十朋、《牡丹亭》的柳梦梅、《白蛇传》的许仙、《连环记》的周瑜、《贩马记》的赵宠……“我非常有幸得到俞振飞、沈传芷、周传瑛三位昆剧小生名家的传授。启蒙恩师沈传芷是一位出身昆曲世家、浑身是戏的老师,小生、旦角的戏他都能来。俞振飞老师更是一位以唱功见长的京昆名家。”面对传承班里一众京昆青年演员,蔡正仁语重心长:“京昆不分家,京剧演员学昆曲对你们很有益处。年轻的昆曲演员除了要在昆曲优秀传统戏方面多下功夫,也要多学多演京剧,这对你们的帮助会很大。”
这一期昆曲传习课堂的20多名学员不仅有昆曲演员,还有京剧演员、越剧演员。作为学员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坦言,这次的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重要的事,“我从小就看过蔡老师的戏,对他仰慕已久。正如蔡老师所说,很多传字辈老先生都已离我们而去,他们身上有很多好戏也都随着人走而消失。昆曲的传承,现在看来已经到了非常紧要的关口。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向蔡老师学好这出戏,竭尽全力去延续昆曲表演艺术的血脉和香火。”
让蔡正仁深感欣慰的是,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他全程观赏了所有15场精彩纷呈的剧目后,惊喜地发现,新一代青年演员已茁壮成长为舞台的中坚力量,这份鲜活景象是他历年参会以来前所未有的深切体会。人才的勃兴,是戏曲振兴之魂,这表明昆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如今昆曲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这让我很兴奋,但我认为必须要强调的是,我们喜爱昆曲艺术,就一定要将昆曲最精华、最优秀的艺术传承下去,守住昆曲的优良传统,保住其高雅的特质,避免走向庸俗化。”传习课堂上,传来蔡正仁的谆谆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