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地村农污处理终端。
“我家屋后这片菜地长得可好了,多亏了村里的肥水利用!”最近,西湖区双浦镇桑园地村村民郑先生家的小菜园迎来“小丰收”,番茄、青菜、小葱种得满满当当,“你看,这个水龙头一拧开,‘肥水’就从那个跟公园一样漂亮的农污处理终端流到地里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曾经也困扰着桑园地村的发展。“水干不干净、屋整不整洁,直接关系到整个村的风貌,甚至经济发展。”桑园地村党总支书记郑维欢说,这本“生态账”“美丽账”一定要算好,“以前,村里有不少违法建筑,污水也是直排散排,环境很不好。2018年整治拆违取得一定成效后,我们就将重点放在了污水处理上。”
“农污治理和违建治理都事关乡村高质量发展,我们聚焦‘减存控增、治违除患、创建示范’目标,围绕全区‘六六行动’高颜值城乡建设,全面抓好治违控违工作,同时通过农污零直排村示范点的创建,让群众实实在在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大刀阔斧地清堆场、拆违建,到精耕细作地治污水、靓村貌,桑园地村开始探索农村污水零直排村的建设路子——创新农村生活污水“分级处理、分级利用”技术路径,试点“设施共建、成果共享、运维共管”全新模式。
“污水处理与村民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启动建设初期,我们就邀请农污治理专家和农污‘红色指导员’一起走访村民,对接村民最迫切的需求。”郑维欢介绍,通过现场调研、逐户检查等方式,从田间地头收集污水水量、作物用水量、作物轮作规律等原始数据,从方案设计阶段就力求确保合理性和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农污“红色指导员”是杭州农污治理的创新举措。市建委编制了《杭州市农村污水治理全生命周期“指导员制”工作指南》及实施方案,全面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5700余人的红色指导员队伍,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农污指导员团队”。
村级农污“红色指导员”郑维淦为桑园地村的农污治理工作花了不少心血。他回忆:“我们在走访中发现,村民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菜地取水较远、蚕桑公园浇灌不便、土地肥力不足等。所以,如何把污水转化为‘肥水’是桑园地村创建零直排村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浙江省农污治理专家李军教授的建议下,桑园地村采取了共享菜地,蚕桑公园进行一、二级肥水和三级尾水“同空间不同时段”利用,污泥发酵增肥处理后返还桑林改善土质的方案。
“同空间不同时段”的污水分级利用方案目的是将农污处理不同阶段的污水进行利用,实现氮、磷、有机质和水等物质的充分资源化,主要分为一级就近利用、二级肥水利用和三级尾水利用。
“一级就近利用,就是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的小菜地、小果园、小花园实现污水的减量化,减小后续终端处理的负荷,降低能耗;二级肥水利用是指,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在需要施肥的时间,将经过厌氧处理降解COD(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后,保留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肥水用于共享菜地、桑树地的浇灌;三级尾水利用则是在农作物不需要肥料时,将全工艺流程处理后的尾水用于共享菜地、桑树地、稻田和村中绿化的灌溉用水。”郑维欢介绍,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也要充分利用,可转运至污泥处置中心,经专业化处理后变成肥料返还蚕桑公园,从而改善桑林地土质。
得益于这套合理有效的资源分级利用体系,桑园地村的共享菜地成了村中一抹亮丽风景。
村里的共享菜地由村民共同开垦,并进行就近分配。“对于共享菜地取水口的设置,也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每2至3户村民的菜地设置三级尾水取水口,每5至6户设置二级肥水取水口,二级肥水与三级尾水取水口比例约为3∶7,浇灌水龙头用水全部来自终端二级肥水和处理达标尾水。”郑维淦说,就连灌溉方式也充分遵循村民的使用习惯,放弃了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采用的是‘水龙头+皮管’这种接地气的‘土办法’,大家用起来更顺手。”
如今,再走进桑园地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水清岸绿的河道、郁郁葱葱的菜地……截至目前,全村共建设了4座集中处理终端,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100%。通过资源分级利用,村年利用水肥资源达4.7万余吨,污泥还林1.6吨,降低污水终端负荷率24.8%,节省运行电费约20%,每年还可减少氮、磷肥使用约3吨,减轻村民经济负担的同时,保障了村民四季“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