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

首页>地方频道>常州>要闻

钟楼区:紧扣网络建设“基本盘” 跑出养老服务“加速度”

  2024年以来,钟楼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问题上跑出“加速度”,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贡献民政力量。
  做强“关键增量”文章,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一是打造“一张网”,绘制养老布局“立体图”。坚持顶层设计,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空间规划(2020—2035)》,构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三级立体式网络,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二是谋划“一盘棋”,唱好设施建设“协奏曲”。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项目撬动作用,建立顶格协调机制,推进养老服务设施持续增量。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提档升级一批”建设思路,2024年计划改造提升荆川里社区、西新桥二村社区等一批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坚持常态化改造提升举措,年均改造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个以上。三是凝结“一股绳”,彰显助老扶老“桑榆情”。坚持区街联动、上下协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常态化开展“众善+”公益创投活动,引入更多社会力量、专业组织提供老年人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建成社区居家医疗康复辅具租赁点5个,就近就便为老年人提供电动护理床、助行器、轮椅等定期租赁服务。
  下足“强链补链”功夫,提升养老服务“影响力”。一是引入“延链”意识,拓宽养老服务内涵。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满足“家门口养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创建,引导专业养老机构托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024年将为2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建成家庭养老床位,探索“以医助养”养老服务新模式。二是创新“补链”方式,优化养老服务载体。助餐是老年人养老服务中的基本需求点,出台《钟楼区助餐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引入品牌餐饮企业助力老年助餐,补齐助餐服务供给链,“社会力量+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等多种助餐形式并存。目前老年助餐申请人数已突破30000人,2024年计划新建运河苑社区、荆川里社区等5个社区食堂,有效解决高龄老人“一餐热饭”问题。三是突出“强链”功能,丰富养老服务形式。持续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探索由常规养老服务项目向医养融合模式转变,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健康生活需求。针对老年人家庭居家养老现状,完善“一户一策”方案,2024年计划为18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厚植“智改数转”理念,守护养老服务“夕阳红”。一是聚焦“优政”,坚持“一网而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借助“互联网+”,推进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智慧化改造,完善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大数据作用,加大养老数据归集,实现养老服务全方位监管与数据分析,推进智慧养老建设,提升“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服务能力。二是聚焦“惠民”,坚持“因人而设”,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及时发现、有效防范、稳妥化解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聚焦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需求,积极探索“四床合一”居家养老新模式,将家庭养老床位、居家扩面床位、家庭病床和长护险床位有机结合,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下一步,钟楼区将紧紧抓住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进一步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深化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全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