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要闻

同频共振融合共生 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深走实

2月20日,徐州市校地融合发展联席会议2025年度全体成员会议召开,总结交流2024年融合发展情况,共同研商2025年重点工作,征求各高校对徐州发展的意见建议,同频共振、融合共生,携手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深走实。市长王剑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戴敏捷,副市长刘景、郭晓敏参加会议。

王剑锋在讲话中首先向各在徐高校长期以来对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校地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双方互相促进、彼此成就。自去年校地融合发展联席会议高效运转以来,双方携手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等协同融合发展,以项目化、清单化的方式,推动各项合作更加深入密切。各高校在办学水平、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创载体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全市高等教育规模、层次、能级再上新的台阶,扎实有力推动徐州区域教育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王剑锋指出,高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当前,徐州正全力冲刺万亿之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希望高校扎根徐州、厚植优势,继续与徐州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在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更大力度促进名城名校深度融合。要建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徐州愿在“招才”上提供支持,在“留才”上加大力度,鼓励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源源不断培养适应徐州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能工巧匠。要成为科教融汇的先锋队,以科技发展、战略需求为牵引,协同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精准对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求,打造更多契合市场需要的特色学科。要当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积极锻造战略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要争做协同创新的探路者,积极融入和支撑徐州科创圈建设,发挥高校专业联盟作用,组建更高水平的区域产教融合体,以协同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王剑锋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以更实举措做好在徐高校服务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研究支持政策,强化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供给,全力以赴保障好高校发展需求。积极搭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精准对接的桥梁,推动高校办学空间持续拓展、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和创新人才引育留用,大力优化人才生态、创新生态,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为高校引育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在徐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市推动校地融合发展联席会议要持续完善运作流程,进一步健全工作架构、完善运转制度、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常态化的校地融合发展机制。正值新学期开学,各板块要落实属地责任,健全联动机制,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学生安全返校、顺利开学。

会上,市教育局通报了2024年度校地融合发展指标评价情况,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12家在徐高校负责同志先后发言,相关部门就更好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作了表态发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