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携手共治 勾画法治长三角最大同心圆
5年,会发生什么改变?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从宏观壮阔的“写意画”,变为精雕细琢的“工笔画”,“一盘棋”越下越活。作为平安长三角、法治长三角的建设者、守护者,安徽政法机关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为打造一流平安环境、法治环境贡献安徽智慧和安徽力量。
跨省通办
异地办事不再“来回跑”
2023年10月31日,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居民杨玉前,将一面写着“办案神速 为民解忧”的红色锦旗,送到“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民警陈凯军手里,表达诚挚的谢意。
不久前,杨玉前使用手机网银转账时,误将7.6万元转给了南京的邓女士。经过调查联络,民警陈凯军将两人同时约到“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在两地警方的协调下,邓女士悉数归还。
一街跨两地,鸡鸣闻两省。在皖苏交界处,有两对同名的近邻,分别是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和县乌江镇和南京市浦口区乌江社区。相同的名字,相通的街道,百姓彼此融入。但在以前,因行政区划不同,办理一些公安业务时却需“南奔北走”。
变化发生在2023年。2月28日,“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和“两省一街”乌江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同步揭牌,自此公安政务服务实现“两地事情一地办”。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警务一体化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安徽公安主动与“近邻”牵手,纵深推进区域警务的业务融合、管理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
成立实体化运作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警务合作中心”,联合构建35个省际毗邻地区基层警务合作机制,快速反应、联动打击、信息交流、技术协作能力整体提升;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常态化开展跨区域跨部门长江禁渔联合执法;试点开展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居住证“跨省互通互认”,跨省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首次申领身份证等23个高频公安政务服务事项长三角全域通办。
司法协作
聚合力凸显“同城效应”
“我不躲了,你们就像织了个大网,在哪都能被你们找到。”被执行人郭某看到执行法官后,叹了口气说。
郭某因民间借贷纠纷案被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他抱着“躲到外省就不会被找到”的想法,从安吉县来到广德市某乡镇的一家工厂。广德市人民法院收到安吉法院的协助申请后,帮助找到郭某。经批评教育,郭某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
令被执行人心生畏惧的这张“网”,是安徽省广德市人民法院、宁国市人民法院、郎溪县人民法院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溧阳市人民法院,以及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法院、安吉县人民法院签订的《苏浙皖毗邻地区七法院破解“执行难”合作协议》,构建了长三角跨区域联动执行新模式。
边界有界,交流无界。安徽省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加强区域司法协作方面亮点频现。
合肥两级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长三角地区跨域立案窗口,当事人就近在合肥任一法院,都能享受与长三角管辖法院相同的立案服务。法院工作人员对诉讼材料进行审核后,与长三角管辖法院联系,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系统移交诉讼材料,10分钟即可完成立案。天长市人民法院立足智慧法院建设,搭建诉讼保全、调查取证、联合调解等跨区域层级联动协作平台。
2023年11月3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法院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障科创生态建设会议在上海市松江区举行。会上,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共同签署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法院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障科创生态建设框架协议》,续写共建共治共享新篇章。
创新制度
协力做好护航“大文章”
2023年11月12日,芜湖海事局执法人员在新生洲停泊区现场监督检查时,查处一条涉嫌蓄意破坏生活污水管系铅封的违法船舶。这是《安徽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施行以来,安徽省海事部门对“船舶擅自恢复已铅封阀门”这一违法行为实施的首次查处。
长江航运繁忙,如何纾解密集船舶带来的污染防治压力,这是一道“必答题”,而协同立法就是破解长江船舶污染难题的重要路径。
2021年7月,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明确提出推进长江船舶污染防治协同立法。2023年3月1日起,江苏省、上海市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为对标对表苏沪地区经验做法,完善安徽省长江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制度,10月1日起,《安徽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开始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专设一章聚焦长三角区域合作,从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和应急协作、信用联合惩戒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建立起保护屏障。
长三角一体化不只是物、人、地的一体化,更是制度、规则、标准的一体化。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围绕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法治建设“大文章”,全面发力重点突破。
制定《沪苏浙皖司法厅(局)关于建立长三角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的工作方案》,明确长三角政府协同立法的基本原则、合作重点、组织保障等事项,建立长三角政府协同立法专家库;及时清理与推动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不相适应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改、废止不合时宜的涉企法规规章,取消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设定的罚款事项;推行长三角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出台气象领域、文化市场领域免罚清单。
检察协作
唱响跨域共赢“协奏曲”
身处大数据时代,数字潮涌,依托数字化建设,高质效开展法律监督,是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重大课题。在2023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沪苏浙皖四地检察机关获奖数量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充分展现了长三角区域规模效应。
数字检察工作如何以“从无到有”迈向“从有到优”?2023年12月12日,长三角数字检察工作研讨会在芜湖召开。沪苏浙皖四地检察机关数字检察条线齐聚一堂,共商数字检察发展之路。
携手长三角“朋友圈”,近年来,安徽省检察机关将一体化理念厚植深耕于心,立足职能强化重点领域法治保障。
“非常感谢郎溪县人民检察院在这次企业合规工作中提供的帮助,希望我们今后在涉案企业跟踪回访工作中持续合作。”2023年2月24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在郎溪县检察院的协助下召开企业合规验收评估会。双方就固化、完善本次异地合作的有益经验,做好企业合规的后半段工作,达成了共识。这是自《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关于依法全面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为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签署以来,虹口区检察院首次在该意见框架下办理跨省协作合规整改案件,更是沪皖检察官联手助力企业合规整改的生动实践。
据悉,为进一步打造长三角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沪苏浙皖四个省级检察院拟共同会签《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关于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打造长三角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和《长三角区域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协作工作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