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黄山区:向“新”而行,塑造新优势

这几日,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陆续召开,开启了不负春光再出发、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新篇章。“实干”成为新春的重要字眼。在黄山区,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新春新气象也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绿色发展开启新天地

走绿色发展之路,是黄山区的坚定选择。

这个春节,位于黄山区耿城镇沟村的黄山互助公社,又迎来了全国社友齐相会的盛况。大家载歌载舞,吹拉弹唱,欢快地表达对黄山脚下这片土地的喜爱。沟村,自古就是一个长寿村。该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产业,吸引“外资”创建了黄山互助公社。长期住在这里的物理学专家刘建勇,用严谨的物理思维和鲜活的物理数据,科学地讲述着这片山水的绝好之处。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食材,成功吸引了北京、浙江、安徽、新疆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户外地人。去年,该区成功招引黄山北门温泉康养文旅度假小镇项目,继续把长寿村的康养产业做大做强。

同样,焦村镇汤家庄的独特山水风光也赋予了闲置农房别样魅力,吸引了全国的设计师、舞蹈家、手工艺者等前来感受山水间的诗境画意。新村民联手打造的一台台“村晚”,让山村小欢喜成为文化大IP。

这片好山水也成功吸引了“华绿园”落户。通过先进的萃取技术,该企业大力发展新式茶饮,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苗员外臭鳜鱼”,凭借高标准的加工技艺,将徽州特产臭鳜鱼做成了知名产业。如今,绿色食品已成为黄山太平经开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通过产业发展和壮大,该区生态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了从田间山头到餐桌碗杯。

组合拳引进新项目

出现问题,就要想方设法找准路径解决,打开发展新局面。招商引资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强大“助推器”。

2月2日,黄山区举办2025年企业家新春座谈会。83位旅外人士、新黄山人和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同叙桑梓情长,共谋发展新章。2月7日,黄山区召开“创优营商环境年”行动动员会,明确提出建成使用新政务服务中心等7件事,接受全社会监督。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新年第一要事。

黄山区组建的招商团队足迹遍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2025年初,该区在北京、上海、无锡、厦门、杭州、深圳等地设立区域经贸文化促进会城市联络站,“叩门招商”“上门问需”成为新春常态。

一场场会议的召开,一次次招商的奔赴,收获了一串串的成果。总投资15.4亿元的农夫山泉黄山生产基地项目是黄山区营商环境交出的高分答卷。2022年6月,农夫山泉初步确定合作意向;2022年9月,双方签订投资协议;2024年7月,农夫山泉黄山生产基地正式上线生产……从正式签约到开工生产,前后不到2年时间。脚踏实地,拾级而上,黄山区以一流营商环境促成该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赢得农夫山泉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该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入实施“交地即办证”,创新开启不动产登记商业类“带押过户”新模式,常态化开展“政企直播车”,切实提升营商环境的软硬件水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4年,该区新签约项目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同比增长66.7%;

协议投资额82.08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7.88亿元,同比增长12.8%。

积聚能量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是破局的利刃。

在产业发展中,黄山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2024年,该区工业技改项目投资8.5亿元,增长170%,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国家及省级绿色工厂各1户。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50余人,促成多家企业与中科大、浙大等名校实行产学研合作。

位于黄山太平经开区的同兮生物公司在人乳寡糖科研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功打破了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被动局面;全江公司实施的“徽州腊味系列产品低钠盐及无盐风干反季节制作工艺”科研成果有效解决了腊味重盐的弊端;金瑞泰公司在CTP版材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去年以来,黄山区的文旅融合也在焕新再出发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在徽州文化大背景之下,黄山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打出“黄山747”、轩辕文化等品牌,推出蒋家山国风游园会、六角楼非遗展演等系列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赋予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特色,让古遗址、古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此外,黄山马拉松、徽黄之路徒步、黄山南门和北门的直升机游览等新项目,成功开辟了低山游和低空游新赛道。

新局面、新成果、新作为,都是黄山区人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不断拼搏奋进取得的新跨越。新的一年,黄山区将继续做好“新”文章,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黄山区新篇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9
收藏
分享